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

ID:14064926

大小:12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5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_第1页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_第2页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_第3页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_第4页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本底调查方案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二〇〇七年七月3目录一、调查目的与任务1二、调查对象及范围1三、调查内容2四、调查技术路线及方法3五、县级成果7六、省级成果9附件:附件1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本底调查卡片附件2代码表附件2-1矿种名称及代码表附件2-2其它名称及代码表附表:表一、矿区县基本情况统计表表二、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表表三、矿界范围土地面积统计表表四、矿区周边受影响范围土地面积统计表表五、矿界范围生态破坏类型面积统计表表六、矿区林业重点工程规划表及重点公益林面积统计表表七、矿区植被保护与恢复规划面积统计表表八、

2、矿区生态恢复现状、成本及资金来源(2001—2006年)调查表表九、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重点建设项目表甘肃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本底调查方案为指导各地开展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本底调查,搞好全省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7]59号)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本底调查方案〉的通知》(办资字[2007])54号)要求,制定本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与任务本底调查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矿区基本情况、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

3、矿区开发引起的森林植被与生态破坏问题及危害种类、面积、分布状况;调查与评价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模式、恢复成本及效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汇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测算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提出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以及建议。以有矿区的县(市、区)、林业局(总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完成各自的本底调查任务,编写本底调查报告。以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为主完成本底调查检查验收、省级成果汇总和规划编制工作。二、调查对象及范围本次调查以县为总体,以矿区为调查统计的基本单元,林业局(总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

4、注明矿区所属县(市、区),做到不重不漏。11(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全省范围内所有矿区,涉及全部矿种(见附件)。鉴于全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为了把握生态恢复的重点,测算生态补偿标准,国家确定将煤、铁、铜、灰岩四个矿种(类)列为重点调查对象,其中,灰岩包括玻璃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制灰用石灰岩和泥灰岩六个矿种。除上述四个矿种(类)外,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确定4个产量高、对当地生态影响大的矿种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分别是镍、钴、铅锌、金矿。(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为矿山矿界范围及其周边受影响区域。矿界范围是指矿产资源采矿许可证登记划定的范围;周边受影响

5、区域是指矿产开采引起的矿界以外的间接影响范围,其边界根据实际破坏影响情况确定。三、调查内容(一)县域基本情况(1)矿区所在县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土壤条件、国土面积等;(2)矿区所在县社会经济概况:包括总人口、全部矿业从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交通及经济概况、土地资源等;(3)矿区植被概况:包括主要森林、草地、自然保护区数量、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等。(二)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矿区矿产资源概况:包括矿种、储量、分布与面积;(2)矿区矿产开发利用状况:包括分别生产阶段、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经济类型的企业个数和产量。11(三)矿区土地资

6、源情况1、矿界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情况(1)林地资源情况。分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湿地资源情况。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等湿地资源面积,包括面积8公顷以上的面状湿地(如湖泊、沼泽等)和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线状湿地(如河流、灌渠等);(3)沙化土地情况。包括沙化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沙化土地面积;(4)耕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面积。其中,要详细调查矿区企业占地面积。2、矿区周边受影响区域的土地资源情况包括

7、林地资源、湿地资源情况和沙化土地资源。(四)矿产开发引起的植被破坏和生态问题及危害情况矿产开发对植被的影响与破坏,包括挖损、压占、沉陷(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退化(包括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和盐渍化,水土流失)的各类土地面积。(五)矿区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状况1、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状况。2、矿区已有林业重点工程的规划面积及重点公益林面积。3、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模式及成本(包括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四、调查技术路线及方法(一)技术路线通过摸底调查,初步摸清本省矿区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确定全省11矿区本底调查范围。在此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