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ID:14074937

大小:3.28 MB

页数:170页

时间:2018-07-25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_第1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_第2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_第3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_第4页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东方心理研究所http://www.dfxinli.org/北京东方心理研究所http://www.dfxinli.org/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麦克.克莱尔(MichaelSt.Clair)著陈登义医师译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本章提供往后旅程上的一张”地图”;它指点出读者于本书中将碰到的各种景像之精华以及一些特殊且值得观赏的地方。本章所要介绍的有下列几个主题: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相关的名词与概念、一些主要理论间的核心议题与重大差异以及阐释这些议题所需的活生生个案例证。一、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Obj

2、ectRelationsandthePsychologyoftheSelf)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弗洛依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residues)会形塑个人在目前和其他人们之间

3、的互动情形。精神分析总是在探究个人的过去到底是如何在影响目前的行为与关系。例如,精神分析寻求的是去探究治疗中所发生的转移关系;也就是说,个案到底是如何把他或她的过去关系转移到目前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里。精神分析也在传统上要去研究关系议题,诸如在伊底帕斯期儿童和父母的关系。然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某些学者也曾以很特别的方式去关注这个「关系」以及「过去关系」究竟是如何结构及形塑其人格。这些作者对关系以及人格的结构与发展所采取的途径是和古典的弗洛依德人格模式不相同。粗略地讲,那些远离古典弗洛依德模式的人一一这里我并不是在讲那些弗氏在世时和

4、他分裂开来的人们,诸如卡尔荣格、艾德勒、朗克以及其他人一一我们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客体关系理论家以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家。这两类理论家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的主流中,但他们却相当大幅度地改变了主流。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Klein)生维也纳,但移居伦敦。在1930到1940年间,她苏格兰爱丁堡的费尔邦(W.R.D.Fairbairn)彼此影响理念并出版著作而开始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不同思潮。温尼科特(D.W.Winnicott),一位伦敦的小儿科医师,他在从事小孩的精神医疗工作,出版了一些很个别而独特的、原创性的且和其它精神分析著作不太

5、相关的作品。玛格丽.马勒(MargaretMahler),出生于匈牙利,在维也纳训练,移民到纽约市,在那里她北京东方心理研究所http://www.dfxinli.org/和儿童的医疗工作从1950到1970年间蕴酿出许多富影响力的论文和书籍著作。在同一期间也是在纽约市工作和写作的艾迪.贾克森(EdithJacobson),则是来自德国。欧托.康伯格(OttoKernberg)另一位维也纳人,在智利接受医学和精神医学的训练,然后到堪萨斯的梅宁格诊疗中心继续其精神医疗方面的工作。他的书籍和论文是以前面所提过的理念为基础而在1970

6、年代开始陆续出现。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在维也纳出生,拥有无懈可击的精神分析资历,他在芝加哥渡过其绝大部分的专业生涯,在1970年他专业生涯的最高颠峰,出版了自体心理学的相关书籍,激起精神分析学界的喧然大波从而改变精神分析的思潮。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在个人心灵里面的一个残余物(re-sidues)或痕迹(remnant)。这些过

7、去关系的残余物、这些内在客体关系,形成了个人的知觉感受(方式)以及和其他人的关系。个人不只是和一个实际的他者互动,还和一个内在他者互动,(这个内在他者是)一种心理再现(psychicrepresentation),它可以是某个实际人物的一个扭曲版本。自体心理学家,主要是海因兹.科胡特和他的追随者,以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家或那些使用传统弗洛依德模式人们的方式去探讨自体及其结构。自体心理学家探索的是早期关系如何形成自体及自体的结构;他们更强调自体(self)重于自我(ego)或自体再现(selfrepresentations)或本能(

8、instincts)。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充当作”个案研究”来阐释利用这三种理论模式对同一位病人所采取的不同取径(事实上,治疗师进行的治疗工作均大同小异,虽则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我们假设灰姑娘(辛蒂丽拉)因为和王子之间的欢迎您光临:港湾一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