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

ID:14112822

大小:1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_第1页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_第2页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_第3页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_第4页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名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名镇——黑井[ 作者:   来源:彩龙中国   发布时间:2007-10-3015:17:20   进入社区 ]  彩龙中国网讯黑井镇近年来,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旅游产业的开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等方式,加强古镇保护管理,加大对深厚的盐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开发,不断推动古镇深层次保护与开发进程,黑井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黑井历史沿革  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部,距

2、昆明近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穿境而过,镇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8754人,其中镇区人口3000多人,财政自收收入122.7万元。晨曦黑井,成昆铁路穿古镇而过  黑井镇1995年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6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镇,同年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乡镇,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黑井历史悠久,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因“黑牛发现之井”

3、产盐,简称“黑井”。自汉代始,黑井由于盐的经济地位,封建中央政权在这里建提举制,四方客商向这里云集,各种文化向这里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独树一帜,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至今,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被誉为“蒙尘的贵妇”、素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  古镇保护与开发情况黑井镇陈书记作关于黑井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近年来,黑井镇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载体建设,进行了

4、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初步探索实践,不断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进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要素逐步健全,旅游产业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规划是龙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调控城镇建设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几年来,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我镇坚持以统一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导古镇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古镇,结合地域特点建设特色古镇的总体思路,按照古镇规划与古镇发展主导思想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于1997年始,相继编制了《黑井镇土地利

5、用总体规划》、《黑井镇保护性规划》、《黑井镇保护性开发详细规划》、《黑井镇总体规划》、《黑井镇近期建设规划》等规划,制定并由县人大审议通过了《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上报了《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在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2007年编制完成了《黑井镇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禄丰县黑井镇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4424万元的项目规划已列入州县项目储备计划。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整体规划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规划

6、的超前性、前瞻性。二是坚持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一张图,评审严把关,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三是坚持规划的科学性,确保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四是坚持规划的可行性,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分期实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五是坚持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法定制度,对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实行审核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强化规划服务发展的意识,围绕保护开发古镇、项目带动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严格规划控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古镇文化内涵

7、,提高古镇品位。在保护与开发中,严格规划法定性,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突出一要保护、二要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精心策划,稳妥谨慎地对现代建(构)筑物进行保护改造,力求保持建(构)筑物的原真性,防止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配齐配强相关人员,切实加强城镇开发建设及日常综合管理,严格核发“两证一书”,坚决制止和处理城建违法行为,严禁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出现,清理整治与古镇传统风貌不协调的现代招牌和灯箱广告及环境综合整治,有效保护极具古镇明清传统特色街巷风貌,(

8、二)实施项目,夯实基础  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完善城镇功能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快配套基础设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重点是落实在《近期建设规划》和《省级重点小城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