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

ID:14166332

大小:25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6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_第1页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_第2页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_第3页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_第4页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第一部分 概述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为CL)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它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与其它发光分析的本质区别是体系产生发光(光辐射)所吸收的能量来源不同。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必须具有一个产生可检信号的光辐射反应和一个可一次提供导致发光现象足够能量的单独反应步骤的化学反应。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式表示为:依据供能反应的特点,可将化学发光分析法分为:1

2、)普通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一般化学反应);2)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生物化学反应;简称BCL);3)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供能反应为电化学反应,简称ECL)等。根据测定方法该法又可分为:1)直接测定CL分析法;2)偶合反应CL分析法(通过反应的偶合,测定体系中某一组份;3)时间分辨CL分析法(即利用多组份对同一化学发光反应影响的时间差实现多组份测定);4)固相、气相、掖相CL。分析法;5)酵联免疫CL分析法等。化学发光的系统一般可以表示为:在整个的检测系统中其关键的部分为PMT,其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检测性能,其最高检测极限为10-22mol/L。不同型

3、号的仪器其检测技术不一样,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待测组份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定量关系,而化学发光强度随体系反应进行的速度增强或衰弱。记录仪记录峰形,以峰高定量,也可以峰面积定量。因化学发光多为闪烁式发光(1—2s左右),故进样与记录时差短,分析速度快。第二部分、化学发光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其原理化学发光是某种物质分子吸收化学能而产生的光辐射。任何一个化学发光反应都包括两个关键步骤,即化学激发和发光。因此,一个化学反应要成为发光反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170~300KJ/mol),第二,这些化学能必须能被某种物质分子吸收而产生电子激发态

4、,并且有足够的荧光量子产率。到目前为止,所研究的化学发光反应大多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多为液相化学发光反应。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效率是指发光剂在反应中的发光分子数与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对于一般化学发光反应,值约为10-6,较典型的发光剂,如鲁米诺,发光效率可达0.01,发光效率大于0。01的发光反应极少见。现将几种发光效率较高的常用的发光剂及其发光机理归纳如下。1.鲁米诺及其衍生物鲁米诺的衍生物主要有异鲁米诺、4—氨基已基—N一乙基异鲁诺及AHEI和ABEI等。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辐射出最大发射波长为425nm的化学发光。在通常情

5、况下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当缓慢,但当有某些催化剂存在时反应非常迅速。最常用催化剂是金属离子,在很大浓度范围内,金属离子浓度与发光强度成正比,从而可进行某些金属离子的化学发光分析,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分析那些含有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其次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测定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猝灭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三是通过偶合反应间接测定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其四是将鲁米诺的衍生物如异鲁米诺(ABEI)标记到羧酸和氨类化合物上,经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液相色谱(LC)分离后,再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铁氰化钾反应进行化学

6、发光检测。也可以采用其它分离方法,如将新合成的化学发光试剂异硫氰酸异鲁米诺标记到酵母RNA后,通过离心和透析分离,然后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此外应用的还有N2(B2羧基丙酰基)异鲁米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2.光泽精光泽精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在碱性介质中,过氧化氢将其氧化成四元环过氧化物中间体,而后裂解生成激发态的吡啶酮而发光。利用光泽精与还原剂作用,可用于测定临床医学上一些重要的还原性物质,如抗坏血酸、肌酸酐、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乳糖、葡萄糖。3.洛粉碱洛粉是文献上记载最早的化学发光试剂,但却迟迟未得到应用,直到1979年Marino等人将它应用于Co的测定后

7、才得到重视。此试剂已被用于多种元素的分析测定。4.过氧化草酸酯类草酸盐类化学发光反应大都生成过氧草酰(Peroxalate)中间体,因此这类反应亦称过氧草酰类化学发光反应。过氧草酸盐类化学发光分析应用的推广还有赖于新的荧光衍生试剂的开发。5.吖啶酯类McCapr等合成了一系列吖啶酯类化合物,对该类试剂的化学发光机理研究表明,发光效率与试剂中的可解离酸性基团的pKa有密切关系,pKa一般应小于11。吖啶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非放射性核酸探针标记物,用作DNA的发光探针,发光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标记物对杂交反应的动力学和杂交体的稳定性无影响,可以直接在碱性介质

8、中进行化学发光反应。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