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

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

ID:14191838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_第1页
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_第2页
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  论文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学生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自1999年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贷款违约率却居高不下,高校学生的诚信受到社会的质疑,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改革和现状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具体途径。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

2、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贷款学生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国家助学贷款的改革与现状  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城市试点。从那时起到现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  从1999年试点,2000年正式在全国实施,政府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为体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优惠政策,减轻学生的还贷负担,国家对贷款学生给予利息补贴。所产生利息的

3、50%由财政贴息,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担。但当时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银行承担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3年,随着贷款学生的还款期陆续到来,全国不少高校的学生贷款违约率都超过了20%,这动摇了银行的信心,部分地区的银行停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1.2第二阶段。  2004年,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贷款学生在校期间不付利息,毕业后全部自付,并延长了还贷年限。建立和完善了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设立了风险补偿金,让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支付给经办银行,降低金融风险。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着较高的违约率,另外助学

4、贷款的工作成本高、工作量大、收益小,部分银行态度不积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仍然相对比较缓慢。  1.3第三阶段。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07年,国家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试点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2009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生源地贷款由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银行负责审核材料,便于准确认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同时还可建立起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进一步降低了还款风险。它将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5、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3  高校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理应其思想道德素养比较高,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部分毕业生未能履行合同,造成违约。这不仅仅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还损害了学校的利益。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然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诸如“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现象的存在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淡化其诚信意识,弱化其社会责任感。少数学生抱着“不贷白不贷”,至于“还不还,何时还”根本没放在心上的

6、态度,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提供的无偿补助,是理所当然的事,缺乏诚信观念和感恩之心。  2.2经济压力的困扰。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毕业学生能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已是相当不易,加上贷款学生本身就是贫困学生,家庭早已负债累累,日常生活的开支,如赡养父母、结婚、租房等,使得经济压力更加巨大。不少违约学生反映,确实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导致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而按时还款必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很多贷款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  2.3贷后管理的问题。  虽然贷款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已给银行和学校留下了自己的就业单

7、位和联系方式,但随着工作“跳槽”及手机号码更换,并未通知银行和学校,使其失去联系。而贷款学生留下的家庭住址,却常常由于通讯不便或者早已无人居住,成为“无用”地址。银行和学校不能及时通知学生按时还款,这又从客观上造成了较高的违约率。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贷后联系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3.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贷款学生能否信守承诺,按时还款,成了能否顺利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关键。当诚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创新诚信教育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形式,全力构建制度规范,形成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特色

8、的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3.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信用规范化管理。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对学生的诚信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  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库,记录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