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

ID:14242702

大小:28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稻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稿)一、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判定项目籼稻(双季早籼、双季晚籼和一季籼稻)粳稻(一季粳稻和双季晚粳)稻瘟病稻曲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抗病性抗性指数≤6.5病情指数≤8,发病率<25%抗性指数≤6.5病情指数≤8,发病率<25%发病率≤25%全生育期双季早籼和双季晚籼不长于CK2.0天;一季籼稻不长于CK7.0天。双季晚粳不长于CK2.0天;一季粳稻不长于CK5.0天。结实率一季稻品种年度结实率<70%的区域试验点≤2个;双季晚稻品种年度结实率<65%的区域试验点≤2个。一致性三年品种试验一致性DNA指纹鉴定无差异,或田间

2、种植鉴定表现一致。田间表现田间试验,植株长势均匀一致,种性稳定,无重大不可克服缺陷,种子纯度达到GB4404.1规定要求。抗倒伏任一正常年份4级(含4级)以上倒伏的试验点数≤40%。品质取两年品质检测结果中的最好年份值。抗病性取两年抗病性检测结果中的最差年份值。二、判定标准高产品种类型指标参试品种类型品质与CK为同一级别品质差于CK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生试增产≥0.0%试验点比例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生试增产≥0.0%试验点比例产量与CK相同≥3.0%≥1.0%≥65%≥5.0%≥2.0%≥75%常规类型CK为杂交≥0.0%≤-2.0%≥65%≥

3、2.0%≤-1.0%≥75%杂交类型CK为常规≥5.0%≥3.0%≥65%≥7.0%≥4.0%≥75%优质品种类型品质标准符合部颁标准2级及以上。产量参试品种类型品质与CK为同一级别品质优于CK1个级别品质优于CK2个级别品质优于CK3个级别CK优于参试品种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比CK生试比CK区试比CK生试比CK与CK相同≥2.0%≥0.0%≥-1.0%≥-2.0%≥-5.0%≥-6.0%≥-8.0%≥-9.0%≥4.0%≥1.0%12常规类型CK为杂交≥0.0%≥-2.0%≥-3.0%≥-4.0%≥-7.0%≥

4、-8.0%≥-10.0%≥-11.0%≥1.0%≥0.0%杂交类型CK为常规≥4.0%≥2.0%≥3.0%≥0.0%≥-2.0%≥-3.0%≥-5.0%≥-6.0%≥6.0%≥3.0%抗病品种类型抗病性稻瘟病抗性指数≤2,稻曲病病情指数≤6,白叶枯病病情指数≤45且抗性优于CK。产量CK为抗性品种,产量指标按高产品种类型执行;CK为非抗性品种,产量参照按高产品种类型执行,区试、生试相应指标允许比CK降低≤2%。特殊类型有色米:包括红米、黑米、紫米、绿米等;特早熟早籼类型:全生育期≤100天,日产量≥4.0公斤;旱稻:抗旱级别≤5。三、有关规定1.产量:要求

5、比对照增产的,应达到显著水平(联合方差分析达标或一年达标两年平均达标)。达到增产要求的,任一年份不得减产;达到平产或减产要求的,任一年份不得显著减产(优质品种除外)。2.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以DUS测试结果和由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DNA指纹鉴定机构的检测结果为准。3.品种审定通过原则: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符合高产品种、优质品种和抗病品种任一类别规定要求的品种,审定通过;其中有任何一项不达标的,审定不通过。4.特殊类型品种:申请者根据相关要求自行提出品种审定标准并开展品种试验,试验方案需提前报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12附A:稻品种

6、品质等级1.籼稻品种品质等级品质性状等级一二三糙米率,%≥81.0≥79.0≥77.0整精米率,%≥58.0≥55.0≥52.0垩白度,%≤1≤3≤5透明度,级≤1≤2蒸煮食用Ⅰ感官评价,分≥90≥80≥70Ⅱ碱消值/级≥6.0≥5.0胶稠度/mm≥60≥50直链淀粉(干基),%13.0~18.013.0~20.013.0~22.02粳稻品种品质等级品质性状等级一二三糙米率,%≥83.0≥81.0≥79.0整精米率,%≥69.0≥66.0≥63.0垩白度,%≤1≤3≤5透明度,级≤1≤2蒸煮食用Ⅰ感官评价/分≥≥90≥80≥70Ⅱ碱消值/级≥≥7.0≥6.

7、0胶稠度/mm≥≥70≥60直链淀粉(干基)/%13.0~18.013.0~19.013.0~20.03.籼糯稻品种品质等级品质性状等级一二三糙米率,%≥81.0≥79.0≥77.0整精米率,%≥58.0≥55.0≥52.0阴糯米率,%≤1≤3≤5白度,级≤1≤2蒸煮食用Ⅰ感官评价,分≥90≥80≥70Ⅱ碱消值,级≥6.0≥5.0胶稠度,mm≥100≥90直链淀粉(干基),%2.0124.粳糯稻品种品质等级品质性状等级一二三糙米率,%≥83.0≥81.0≥79.0整精米率,%≥69.0≥66.0≥63.0阴糯米率,%≤1≤3≤5白度,级≤1≤2蒸煮食用I感

8、官评价,分≥90≥80≥70Ⅱ碱消值,级≥7.0≥6.0胶稠度,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