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ID:1424357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7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_第1页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_第2页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_第3页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_第4页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深究酒店围合庭院加层设计  在建筑平面范围内增层是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的常用手段,受既有建筑平面布局所限,改造后,建筑功能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将室外的庭院围合,形成共享大空间,可以使建筑的功能布局焕然一新,取得极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是一种新思路。南京中心大酒店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建成于1989年,原建筑在规模和布局上已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在加层改造中,将1200m2的半圆形室外天井围合成9层高的超大共享空间,大大优化了酒店的功能布局。改造后,在原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上,新增了2层楼面、9层高的幕墙

2、体系及大跨屋面等钢结构,结构的质量、刚度、阻尼等特性均被改变,对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工程概况  原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0层,地下1层,主屋面至室外地面高40m。中柱截面600×600,边柱400×800,剪力墙厚度200,混凝土强度层4及以下为C40,层4以上为C30,梁、柱主筋为HRB335级,其余钢筋为HPB235级。运营至今,经现场检测鉴定[1],土建和设备情况良好。原设计执行的是74版规范[2],手工计算,改造设计依据的是08版抗震规范[3],采用SATWE和MIDAS两种软件,新老设计的主要参数见表1。为适应市场要求,业主要求在层10屋

3、面以上增加设备及办公层,并将原层4室外平台及游泳池采用玻璃幕墙和轻钢屋面围合,形成共享空间,改造后的结构平面和剖面见图1。新增的26m高钢桁架支承体系和48m跨度的网架屋盖,与新增的钢框架结构连成一体共同工作,受力非常复杂,施工条件异常苛刻。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投入正常使用,效果非常好。  2概念设计及相关参数  为尽量减小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加层改造设计中必须严格控制结构的自重[4]。本工程拆除了不需要的屋面设备及附属结构、室外游泳池及装修、屋面装修层。新增结构及装修严格控制自重,经核算,原结构与加层后结构质量分别为30660,33215t,改造后的结构自重仅仅略有增加,

4、增加率为%。增加的自重主要通过新增的幕墙桁架(图2)直接传递至层4室外平台。原结构按照74版规范[2]设计,第1阶振型为扭转,不满足高规[5]的要求。在建筑两侧缺口内新增的电梯井井壁处增设钢支撑后,结构第1阶振型变为平动,第3阶振型为扭转,周期比,满足高规[5]的要求,新增结构有效改善了扭转对原结构的不利影响。改造前后的自振周期见表2。对改造前后的基底剪力(表3)进行对比,层改造后结构基底剪力X向增大%,Y向增大%,剪重比满足高规[5]要求。整体分析得到的位移值见表3,新增钢结构的抗侧刚度比原结构小,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均满足高规[5]要求。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新增结构可

5、以满足高规[5]的要求,对原结构的影响较小,将原结构局部不满足要求的构件加固后,原结构可以承受新增结构传来的荷载,加层改造方案可行。  3加层结构体系及传力路径  原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使新增结构的受力特性尽量与原结构接近,加层部分采用带支撑的钢框架结构。框架梁柱均采用热轧H型钢,钢梁为HN350×175×7×11,钢柱为HW300×300×10×15。钢框架主要负责将竖向荷载直接传递至原混凝土框架柱顶,加层部分的水平作用通过楼板、面内支撑等平面构件传递至钢支撑,钢支撑将水平作用直接传递至中部及两侧的混凝土剪力墙。剪力墙上钢支撑布置见图1(a)中阴影区域。如图1(b)

6、所示,围合室外天井的幕墙结构和网架屋面受力比较复杂,是需要重点解决的设计难点。半圆形的网架屋面沿圆弧一侧铰支于新增的钢框架柱上(点A),沿立面幕墙一侧铰支于幕墙的钢桁架上(点B)。钢桁架将屋面及幕墙荷载传递至层4的混凝土柱上(点D),建成后效果见图2。屋面采用网架结构,既能将竖向力可靠传递至周边的支座,又能利用剪力墙、钢支撑刚度大的特点,将水平作用可靠传递至这些构件。通过合理的节点构造,将钢框架、玻璃桁架和屋面网架连成一个整体,主要受力构件直接固定在剪力墙上,形成了可靠的受力体系,传力路径明确,受力合理。  4加层后结构的地震作用分析  原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

7、加层改造后结构变为钢-混凝土混合体系,属于非比例阻尼结构系统,其整体阻尼比的确定是计算地震分析中的关键问题[6]。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确定轻钢加层结构的整体阻尼比:1)直接采用下部结构原有阻尼比,忽略轻钢加层部分对整体结构阻尼比的影响;2)以钢和混凝土结构各自的刚度为权重算出的整体结构折算阻尼比;3)采用非比例阻尼,将结构的阻尼矩阵表示为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该方法精度较高。采用上述3种方法对地震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4。分析中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取,钢结构的阻尼比取,按照刚度推算,折算阻尼比为,非比例阻尼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