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ID:1424999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7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_第1页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_第2页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_第3页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_第4页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剖析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果出现“满堂问、盲目问、无效问”等传统提问现象。比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表面上看师生一问一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有效发挥,气氛十分活跃。实质上由于问题的堆砌,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思考性与探究性。甚至,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往往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

2、生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厌烦。  问题过多,没有选择性  现在,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过多,在整堂课上存在“一问到底”的现象,这样的课堂就成了问题的堆砌,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过多的问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数学学习时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课时,为了引出椭圆的概念,他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以后差不多提了10多个问题,而这一些问题中有的甚至与椭圆的定义没有一点关系,这样,导致的课堂局面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从表面上看,课堂十分热闹,师生之间的交流似乎很活跃,学生也似乎已经在教

3、师的提问引导下对椭圆的定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实际上,这样的提问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没有进行数学思考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是低效的。  难易不当,缺乏思考性  很多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课堂提问因为没有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在难度上控制不当,要不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够进行回答,要不就是问题过难,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数学思考,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就没有数学思考的空间,是不可取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后却还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椭圆有几个标准方程?”这

4、个问题在此时提出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一点思维价值都没有,在课堂上,这位教师类似的提问还有很多,浪费了很多课堂教学时间。而在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教师给学生出示√2+y2+√2+y2=2a以后直接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够根据√2+y2+√2+y2=2a来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吗?”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本来就是这一节课的难点,课堂上很多学生此时就无从下手了,教师只好进行讲解与演示,学生数学探究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缺乏等待,失去延时性  提问不是目的,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中,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数

5、学学习的手段。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希望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对答如流,一旦学生回答不出来了便开始为学生讲解与演示。这样的课堂提问由于缺乏课堂等待没有了问题的延时性,就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考的落空与数学探究的失效。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课时,当提出“你们能够根据√2+y2+√2+y2=2a来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吗?”这一问题之后,说是让学生讨论讨论,但是两三分钟后,老师自己就按捺不住老习惯,看学生不会了没有进行点拨而是以自己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这样,学生

6、的数学思考在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二、纵横交错有效提问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掌握好的提问的技巧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集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从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数学课堂上有效提问十分有必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基于教学重难点进行纵向延伸,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进行横向拓展,而进行高效的课堂提问。下面结合《椭圆的定义

7、及标准方程》一课谈谈有效提问的设计。  基于重难点———纵向延伸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善于基于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并进行纵向延伸,这样,才能引导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维探索。  1.剑指中心———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问题要剑指中心,指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把握提问的精度。所谓精度就是指教师要在学习内容的最重点处进行设问,在学生学习思维的关键处进行设问。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精度提问的引导下进行数学思考,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探究

8、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例如,《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掌握椭圆的两个标准方程。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可以这样设计提问:“你能从系数、符号、运算三个方面谈谈方程的特征吗?你觉得椭圆的焦点位置与x2、a2、y2、b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