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

ID:14277527

大小:258.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7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_第1页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_第2页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_第3页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_第4页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思维对金融界发展的影响作者:郭颖健王曦李容星学号:131019313100791310004摘要:计算思维通过建模,计算,推演的方式,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决断。在金融界,计算思维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就在不断的促进着金融界的发展,本文就是对这一过程的回顾和思考。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方法;股票;银行;金融。1.计算思维简介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的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周

2、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总而言之:计算思维以数学思维方法为主,加以其他思维方法,直面机器智能的不解之谜:什么人类比计算机做得好?什么计算机比人类做得好?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可计算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当我们必须求解一个z特定的问题时,首先会问:解决这个问题有多么困难?怎样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计算思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2.计算思维对金融的影响2.1计算思维,互联网与金融电子化计算机在金融

3、业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的发展与计算机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说到计算机因特网和金融业的联系,就不得不说到金融业的电子化历程了。先来看一下因特网(Internet)的历史:1960年,美国国防部因为要协助国防,建立了最早的因特网。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网络使用计算机进行交流,避免了频繁的会议,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到了1983年,“网站”出现了,网站即是因特网上的信息站点,人们可以在各类网站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因特网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到了今天,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24亿,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们正享受着互联网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极大便

4、利。从节点分布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三种。而其中的广域网技术和局域网技术是当今金融行业常用的两项计算机网络技术。让我们先看看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电子化历程的联系。PSTN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电话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传输媒体。而在金融IT的发展中,最早的数据通信正是利用公用电话网(PSTN),利用电话线配上调制解调器(MODEM)组成了通信的数据电路。这种电路的原理是通过MODEN先调制数字信号成模拟信号,再通过PSTN传输,再将其解调为数字信号,最后使其进人数据终端。但是这样的电路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由于这种数

5、据电路最开始是为电话通信而设计,所以其无论是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及传输质量都与金融IT实际的需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分组交换数据通信数字数据网(DDN)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信商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两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去弥补PSTN的不足。分组交换数据通信适用于非连续的突发性的数据通信。数字数据网(DigitalDataNet—work,DDN)适用于传输时延要求稳定,实时性要求高的计算机通信系统。接着便是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的问世。异步传输模式是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传送数据的信元中

6、继技术。异步传输模式通过信元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速度上又有了质的飞跃。而到了当今时代,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成为了金融IT业的主流广域网技术。这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1988年,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也就是现在的ITU—T)接受了同步光网络的概念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同步数字系列。同步数字系列有着多种功能:监控实时业务、维护动态网络、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帮助厂商设备间进行互

7、通等。同步数字系列的优点在于能显著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能降低人们管理及维护网络的费用,还能使网络的运行与维护有相当的适应能力,受到金融业的广泛推崇。再让我们看看局域网技术的发展。由于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Metcalfe)于1976年发明的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并且几乎占据了局域网的所有组成部分,故这里将主要研究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以太网自1976年被发明以后,那个阶段的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这种早期的10Mbps以太网也被称之为标准以太网。这个阶段的以太网速率缓慢,要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以上,

8、只有选择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但是这种数据接口价格昂贵。在这个阶段,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