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

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

ID:14292970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7

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_第1页
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_第2页
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作者:张俊  文章来源:葛南仪器  关键词:混凝土,应力,VWES,振弦,应力,用途,适用于,长期,设在仪器特点:智能识别、避雷芯片、同步温度;长期置于水工建筑物内、外部监测。仪器名称:         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    下载: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操作及故障检查手册仪器型号:       本公司生产的VWES型振弦式应力计,其中包括有VWE-1S、VWE-2S、VWE-4S、VWE-6S、VWE-10S、VWE-16S、VWE-25S等系列型号。仪器用途:      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适用

2、于长期埋设在水工结构物或其它混凝土结构物内,测量结构物内的受压状态,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具有智能识别功能。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具有智能识别、避雷芯片、同步测量温度功能。 产品应用:        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桥梁隧洞﹑矿山﹑国防及建筑工程安全监测领域物理量测量,其中诸多项目为国家重点大型水电工程及重要桥梁,工程项目已超过600多个。工作原理:       当被测结构物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应力计感应板同步感受应力的变化,感应板将会产生变形,变形传递给振弦转变成振

3、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振振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测出被测结构物的压应力值。同时可同步测出埋设点的温度值。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规格代号VWE-10SVWE-16SVWE-25SVWE-40SVWE-60S尺寸 最大外径 D,mm     156156156156156参数 承压盘高 H,mm       2020202020性能参数 测量范围,MPa 0~100~160~250~400~60 最小读数k,MPa/F≤0.005≤0.008≤0.012≤0.02≤0.03 温度测

4、量范围,℃-25~+60-25~+60-25~+60-25~+60-25~+60 温度测量精度,℃±0.5±0.5±0.5±0.5±0.5 温度修正系数b,KPa/℃≈0.4≈0.3≈0.4≈0.4≈0.3绝缘电阻,绝缘电阻,MΩ≥50≥50≥50≥50≥50耐水压:测量范围MPa1.2倍1.2倍1.2倍1.2倍1.2倍 计算方法:      当应力计受到应力和温度的双重作用时,应力计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Pm = k△F + b△T = k (F - F0) + b (T - T0)      

5、         式中:                        k — 应力计测量应力值的最小读数,单位为KPa/F ;               △F — 应力计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相的变化量,单位为F;                 F — 应力计的实时测量值,单位为F;                F0 — 应力计的基准值,单位为F。                 b — 应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单位为KPa /℃;               △T — 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单位为℃;     

6、            T — 温度的实时测量值,单位为℃;                 T0 — 温度的基准值,单位为℃。              Pm — 被测结构物的压应力值,单位为KPa。                           注意事项:       应力计主要用于测量水工结构物或其它混凝土结构物内部混凝土中的应力,结构物受力轴线应垂直于应力计受力感应板。单只应力计可测量与感应板相垂直的正应力,多支应力计互成角度安装即可测量出埋设点受力的空间状态,各应力计的埋设安装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布设。应力计测量的是压

7、应力,在安装埋设当中如操作不当,混凝土凝结后,应力计有可能会发生脱空卸载,造成测量值不随荷载变化的状态。应力计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取决于仪器感应板与混凝土间是否完全接触并施加有预应力。因此,所采用的埋设方法必须能防止应力计感应板与混凝土之间脱空卸载的形成,并尽量消除仪器与混凝土之间析水引起的积水。 相关阅读:        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产品使用说明书        VWES型振弦式混凝土应力计操作及故障检查手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