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ID:14302330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7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_第1页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_第2页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_第3页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_第4页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域,由于受热带、太平洋低纬度上空温度而潮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南的印度洋和东北的鄂霍茨克海的水蒸气的影响,在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可获得充足的降水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190立方公里,折合降水深度为648毫米,与全球陆地降水深800毫米相比,约低20%。全国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2700立方公里,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为2327立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2、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  表面上看来,我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相对还较丰富,属于丰水国,但我国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基数大,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的径流量相对要小得多,要居世界的80位以后。另外,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800立方公里,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扣除重复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立方公里。按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进行比较,我国仍为淡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之一。  2.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问题之所以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

3、生存和发展。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赃和水浑”。主要表现在:  (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kg。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供需缺口近1000亿m。  (2)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率较高,但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农业长期水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

4、溉用水量的0.5至1.5倍以上;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除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水重复利用率可达70%以外,大批城市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仅有30%~50%,有的城市更低,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以上。因此,我国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节水都有很大潜力,大约有1/3到1/2的潜力可挖。为实施全社会节水,我们应进行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应提高水利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农业应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生活用水设施则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等。  (3)我国水资源水质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

5、水质污染都非常严重。根据全国1998年对全国109700公里河流进行的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的占29.4%(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33.0%,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20.3%,超Ⅴ类标准的占16.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70.6%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以上。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

6、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均有严重污染。湖泊、水库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8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均劣于Ⅴ类,氮、磷污染相当严重,巢湖(西半湖区)全湖水质也劣于Ⅴ类;此外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4)水资源过渡开发。为了满足21世纪水资源需求。必将加大水资源开采力度,水资源过渡开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据预测,到2050年全国地表水

7、资源利用率为27%,除西南诸河利用率较低外(12%),其他各流域均超过20%,特别是海滦河、淮河、黄河等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均超过50%,分别为62%、60%和56%。  (5)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由于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着:1)机制失灵,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不利于节水,甚至鼓励多用水;3)灌溉工程老化,渠道工程中,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道建筑物中,完好的仅占4%;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