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ID:14397472

大小:51.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28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_第1页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_第2页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_第3页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_第4页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李约瑟难题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李约瑟难题的两个重要表述的翻译问题入手,在考察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总体评价和分析他的“近代科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难题中两个问题的原始含义作了较详细

2、的讨论,并由此探讨了难题的深层结构。文章认为,在难题中,前一问题包含中国科学理论比较落后;后一问题中的“近代科学”指称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其基本特征的理论科学,对这一点的忽视,是目前在难题的理解、转述和求解中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最后对难题应该更名的主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问什么  【正文】  现在,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李约瑟难题”,像“科学革命”这一概念一样,已经成为科学史领域的一个专业性概念,在这个领域内外被经常使用。与此不相协调的是,对难题的转述却呈现出多样性,在理解上亦有相当的出入。虽然近年来已有学者敏锐注意到难题的本文问题,并作了可

3、贵的探索,,但是这个问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注意。我们认为,不少转述,尤其是一些流行的转述,偏离了李约瑟的原意,在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评价上,在难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误区。例如,我们从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科学史词典》中可以读到:“李约瑟表明,大约在1400年以前,中国在科学、技术这两方面都比欧洲先进。他问: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像15至16世纪的欧洲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文化?”我们要问:认为15世纪以前,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两方面都比欧洲先进,这是李约瑟的观点吗?国内流行的提法是: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个提法不像前者那样极端,但客观上

4、同前一转述大同小异。回想国内曾出现过的解题热潮,不少人也是按这样的理解去解题的。  因此,无论是作为确定的专业概念,抑或是作为李约瑟研究的一个方面,甚或是为难题的求解寻找新的切入点,都有必要从李约瑟本人的原始表述入手,确定难题的准确含义。本文试图就此作一尝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难题的两个重要表述及其译文  李约瑟曾对自己提出的难题给出过许多不同的表述,我们现在讨论其中的两个重要表述。在1964年发表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李约瑟以回忆的方式给出了难题的一个高度概括的表述形式:  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  他说,在他开始

5、对中国的科学与社会有所了解后,他认识到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在把人类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尽管李约瑟的第一个问题提出在前,但从逻辑上考虑两者的顺序则应相反。我们用P[,1]表示第二个问题,用Q[,1]表示第一个。类似地,后面我们将用P[,2]、Q[,2]表示难题另一表述的两部分;用P、Q一般地表示难题的这两部分;难题则用等表示。P[,1]的原文是:  Why,,Chinesecivilizationwasmuchmoreefficientthanoccidentalinapplyingh

6、umannaturalknowledgetopracticalhumanneeds.  在作为征答论文而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相应译文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显然,这段译文多出了“获取自然知识”这一信息,由此,P1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约瑟本来只是说中国文明在应用自然知识方面优于西方,现在却变成在获取和应用两方面均优于西方的结论。我们推测,也许正是这段译文导致了前述国内的流行表述。后面我们会看到,由于P1本身是李约瑟长期考虑后所谨慎选取的一个表述,因而这段译文就确实有问题了

7、。〔1〕  在引用难题的另一表述时,学者们关注的多是SCC第一卷中那个长长的问句: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留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  然而,在这个问句之前还有一段文字,与P[,1]类似,这段文字也是对中国科技成就的总体概括,因而也是难题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几乎为人们所忽视。这段文字如下:  在这一部分结束时,我们将看到我们所面对的真是一系列惊人的贡献:科学的创始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