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

ID:14407355

大小:1.0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7-28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_第1页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_第2页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_第3页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_第4页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_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院系建筑工程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1002学生学号1045162035学生姓名白娇指导教师段跟定完成设计时间2013年11月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1绪论11.1生物转盘的发展与现状11.2生物转盘工艺特征21.2.1生物转盘的构造21.2.2生物转盘的净化原理21.2.3生物转盘的工艺特征22设计说明42.1设计概况42.1.1设计原则42.1.2设计依据42.2设计基础资料42.3设计规模52.4废水处理程度52.4.1进出水水质52.4.2废水处理程度62.5工艺方案

2、的比较和确定62.5.1稳定塘62.5.2污水土地处理62.5.3活性污泥法62.5.4生物膜62.6生物转盘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评价82.6.1格栅82.6.2提升泵房92.6.3初次沉淀池92.6.4生物转盘102.6.5二次沉淀池102.6.6接触消毒池102.6.7计量槽112.7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112.7.1污泥浓缩池112.7.2消化池112.7.3污泥脱水122.7.4污泥的最终处置12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133.1泵前格栅133.1.1设计草图133.1.2设计参数133.1.3设计计算143.1.4设计结果153.2提升泵

3、房163.2.1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果163.2.2设计计算163.2.3设计结果163.3初次沉淀池173.3.1设计草图173.3.2设计参数173.3.3设计计算183.3.4设计结果203.4生物转盘203.4.1设计草图203.4.2设计参数213.4.3设计计算213.4.4设计结果233.5二次沉淀池233.5.1设计草图233.5.2设计参数243.5.3设计计算243.5.4设计结果253.6消毒接触池263.6.1设计草图263.6.2设计参数263.6.3设计计算273.6.4设计结果274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284.1污泥量

4、计算284.2污泥浓缩池284.2.1设计草图284.2.2设计参数284.2.3设计计算294.2.4设计结果314.3污泥消化池314.3.1设计草图314.3.2设计参数324.3.3一级消化池设计计算324.3.4二级消化池设计计算334.3.5设计结果334.4污泥脱水345总结356致谢词36参考文献37生物转盘水处理工艺的设计-I-1绪论1.1生物转盘的发展与现状生物转盘(RotatingBiologicalContactor,简称RBC),又名转盘式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生物转盘的最

5、早设想是于1900年由德国人P.Weigand[1]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J.Doman、A.T.Malthy、F.Pöpel和H.Hertmann[1]等人相继进行了生物转盘的试验和改进。直至1954年,第一套半生产性的生物转盘装置才在西德海尔布隆(Heilbronn)污水处理厂建成[2]。自此至20世纪80年代,生物转盘在欧洲广泛应用,共建成生物转盘2000多座,其中西德就有1000多座以上[3]。虽然生物转盘技术源于欧洲,但是由于其建造费用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因此在60年代后,生物转盘技术在欧洲的研究实际上停顿了下来;而美国的A

6、llis-Chalmers公司在此后却作了许多工作,至20世纪80年代,共建生物转盘污水处理厂518座;同时日本在70年代后也大力推广应用了生物转盘技术,目前是世界上具有生物转盘污水厂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转盘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在上述国家地区,大部分生物转盘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小部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3,4,5]。我国对生物转盘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3]。但由于生物转盘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华北地区不易挂膜,而且适宜采用小型污水厂处理规模,因此使用不普遍[6]。生物转盘在我国的应用也与欧美、日本截然相反,92%[3]的应用都集中在印染、造纸、

7、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中,而在生活污水处理上的应用却非常少。从生物转盘建成至今,其研究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方面:(1)转盘材料盘片是生物转盘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与生物转盘的处理效率直接相关。20世纪60年代,Stengelin[7]公司采用低密度的合成材料做盘片,实现了生物转盘的首次实际应用。此后,人们以实验规模和中试规模的生物转盘中进行了多种低密度材料的研究,如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纺织材料结构等[7],获得了更稳定的生物膜和更高的处理效率。(2)工艺流程对生物转盘工艺流程的研究目的在于降低生物转盘的动

8、力消耗,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处理设备的效率,主要发展有气动的生物转盘,与曝气池组合的生物转盘,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藻类转盘和生物接触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