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ID:14418661

大小:11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_第2页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_第3页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fhedu.cn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李本华  布白,是指在艺术作品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如绘画中讲究“空白是画”,雕塑讲究残缺美,而文学创作中,往往留有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布白的意义在于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鉴这一艺术手法,掌握一定的布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揭示课题时布白 课堂

2、教学,很多时候一开始就接触到课题。教师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揭题解题思路,注意留有空白,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这方面堪称“行家里手”,她揭示课题时善于抓住题目的关键之处。比如讲《变色龙》,于老师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变,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的?因何而变?有哪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人对狗哪些称呼体现了主人公的一次次变化?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的兴趣极浓,都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如果没有这个布白,学生就不能进入“受激发状态”,不能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二、导入

3、新课时布白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是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把布白这一手法运用于导入中,从一堂课的开始便留给学生悬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为学生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契诃夫的《渴睡》时,是这样导入的:“有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姑娘,因为家穷,就给富人家做保姆。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很晚了,小姑娘渴睡的不得了,可摇篮里的婴儿却还不停地哭,小姑娘觉得就是这个婴儿使她不能好好地睡觉,于是把婴儿活活地掐死了,然后自己就沉沉地睡去了……”讲到这里,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发出“呀”、“哇”的感叹声。于老师接着说:“这到

4、底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小的姑娘变成杀人犯呢?小姑娘以后怎么办呢?”学生们带着这一系列的悬念,如饥似渴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突出重难点时布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南京市湖南路1号B座808室联系电话:025-83657815  Mail:admin@fhedu.cn   Http://www.fhedu.cn 教学的重难点往往要靠教师反复引导,精心而详细地讲授,学生才能把握。但有时设置一下“空白”,让学生去品味,去理解,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能感到陌生

5、,甚至产生疑问,例如怎样理解文中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这些都是难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若直接解说,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对文本即使能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时,教师若逐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你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先生”相比,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是矛盾的吗?这样布白,其实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学习生活的认识,不仅能客观地理解作者的本意,而且也达到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时布白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堂教

6、学中也是这样。好的结尾必须圆满有力,使知识得以概括和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结尾有多种形式,设置恰当的空白,即是一种较好的结尾形式,能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使情感得到升华。如笔者在讲授《乡土情结》这一篇散文时,设计了用播放萨克斯曲《回家》作为结课方式,在令人感怀的音乐声中,充满深情地说:“一听到这曲音乐,就激起我们对家的深深眷恋,就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愿望,想去享受家的温馨与可爱。但是,今天的世界上,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无法回家:在美英联军轰炸声中,多少伊拉克人流离失所;流浪了几十年的巴勒斯坦人民至今无法回到他们美丽的家园;在非洲国家

7、,每年有无数的人因为饥荒和贫困而背井离乡……回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他们的回家之路为什么如此的艰难?”音乐在继续,教师的声音却戛然而止,真正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引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心中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等美好的情愫被激荡,被升华。  五、板书设计时布白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使有的内容必须在板书中体现出来,而有的内容则可以通过省略号或置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书上的“留白”,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思考、联想。

8、板书的巧妙“留白”,可以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让课堂进入美妙的艺术境界。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教《孔乙己》时,课将结束,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赫然在目。欧阳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