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

ID:14469308

大小:5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_第1页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_第2页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_第3页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_第4页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游词-乌鲁木齐概况城市概况   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城区面积83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208万左右,主要有维、汉、回、哈萨克、蒙古、锡伯、满等43个民族。  乌鲁木齐地区三面环山,北部平缓开阔的平原,东部天山山脉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山地森林景观,为游客观光、探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  “让我写写这座混血的城,整整八年,它培养我的忍耐,我的边疆气质;整整八年,夏天用火,冬天用冰。以两种方式重塑我的心灵。

2、”这首诗的作者是在新疆生活多年的诗人沈苇,心中的第二故乡,就是我们现在要去的这座城市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1、历史  乌鲁木齐一词的来历就颇见这座城市文化交融的源远流长,标准说法是,乌鲁木齐得名于蒙古语"美丽的牧场",但一些维吾尔学者认为,它是维吾尔语"小罗马城"的意思。"乌鲁木"是小罗马(blog)的意思,而"齐"则在维吾尔语中有"职业"和"者"的意思。按照维吾尔语的解释,这里自古就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陆路商埠。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车师人。  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

3、年(1755年)。其作为重要城市的形成于乾隆二十八年,也就是1763年,赐名“迪化”直到1949年。旧乌鲁木齐由三个城市组成:南门以南、西北路以东是回城(维吾尔族为主的穆斯林),南门以北是汉城,西北路以西是满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内地汉族大规模迁移,除南门以南依然是维吾尔族聚集的社区外,乌鲁木齐其他部分已经完全融成一个全新的城市并逐渐沉淀稳定。形成一个独特的混血气质的城市。乌鲁木齐最明显的混血特质是,它是北疆唯一一个两套时区并用的城市:北京时间和晚2个小时的乌鲁木齐时间。  2、方言特性  作为新疆的首府,汉族人口占多

4、数,普通话是这里的通用语言,不过到了附近山区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但是基本的沟通还是可以的。当地汉语口音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由带有强烈甘肃宁夏口音的汉语,变成带有轻微鼻音的普通话。而且乌鲁木齐第二代汉族,无论祖籍为何,在整体性格上大致形成一种异于内地的特征——他们更明朗、直爽、大气。  饮食文化  乌鲁木齐汉族的饮食习惯已完全不同与内地在这里不仅全疆,全国各地的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维吾尔族的抓饭、馕、烤羊肉、烤包子、酸奶子、油塔子,回族的揪片、拌面、粉汤、酥馍、烩面、炒面、凉粉,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炖羊肉、火锅、熏

5、肉、烤饼、油炸饼,俄罗斯的面包、饼干、奶制品等等,无一不令人垂涎欲滴。另外,在维吾尔族和回族人等各族饮食美味不断发展的一个全新系列食谱,征服汉人胃口的同时,川菜、粤菜、西式快餐等也随处可见。  带肉的抓饭、拌面、拉条子、拉面都是7-10元(分大小份),烤肉1-2元/串,馕1元/个,如果吃川菜或者粤菜相对贵一点,乌鲁木齐市内的知名美味大盘鸡一般都在50元/份,分量很足适合多人享用。  夏季水果很多很便宜,当地人有时吃些葡萄和瓜,再吃点馕,就可以管半天非常经济,当地主食以面为主,蔬菜较少,但水果和夜市的小吃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

6、生素营养。  3、建筑特色  乌鲁木齐在西北,它是最繁华的城市,它的五星级酒店甚至和人口多出好几倍的西安一样多。如果你驾车匆忙驶过,你看不出这座大城与中国内地其他城市有何明显区别,当然,在南城的维族社区,它与内地城市面貌的相似性也远大于拉萨。只有维吾尔语标识和偶尔闪现一角的伊斯兰风情建筑,提醒你这是一座东西方文化汇集的中亚名城。  如果不仔细留意建筑风格,延安路附近的维族老社区很像广州、深圳的城中村,老楼房是六七十年代外墙粗糙红砖裸露的住宅楼,独幢的新楼房是蓝、绿玻璃窗和瓷砖贴面墙。但较之其他城市的城中村,这里不但马路宽敞

7、,居民自建楼房间距较大,整体环境也要整洁有序得多。这里除了聚集了大量来自南疆的维族人,近几年还形成了巴基斯坦商人村、中亚商人村,仅巴基斯坦人就多达几千家。所以,在与内地相似的街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着装形貌醒目的外籍人。  4、民族风情  朵巴花帽:维吾尔族男女老少都喜欢戴花帽,维语叫做“朵巴”。多采用民族传统的刺绣、挑花、绊金夹银,串上彩色的珠子,用手工缀成各种花卉和几何图案。小方帽绚丽多彩,工艺精致,造型美观奇特,既能防止太阳照晒,又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姑娘常把自己制作的花帽馈赠小伙子,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之一。  

8、体育竞技:“达瓦孜”维吾尔语意为“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表演者手持一根3米多长的横杆,用以保持身体平衡。在新疆民族鼓乐的伴奏下,踏着轻快的步伐,直通高杆的顶端。在行进中,还要做各种表演,时而侧身,时而倒退,并可以表演高空坠入、踩碟走绳等惊险动作。整个表演惊险动人。   “姑娘追”: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