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

ID:14483966

大小:381.0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8-07-29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_第1页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_第2页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_第3页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_第4页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安全管理识别与防范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1K420141掌握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价1.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再加三项:火灾、中毒与窒息、道路车辆伤害)(1)高处坠落。(2)触电。(3)物体打击。(4)机械伤害。(5)坍塌。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的围墙及挡墙质量低劣坍落,暗挖施工掌子面和地面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3.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重点,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项目施工中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

2、进关。(二)危险源辨识2.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障碍、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3.危险源辨识必须根据生产活动和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主要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数分析等。(三)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LEC)。当条件变化时,项目部应对风险重新进行评审。2.定性分析法3.定量分析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以下方法:D=LEC二、预防与防范主要措施.(一)安全技术管理措施2.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保存记录。(全体、

3、书面、签字、归档)3.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必须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结构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的安全(技术)负责人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项目部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二)安全教育与培训2.教育与培训对象包括以下五类人员:(1)项目负责人(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经过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h,经考核合格后持“安全生产资质证书”上岗。(2)项目基层管理人员:项目基层管理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分包单位

4、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政府主管部门或总包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理论培训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经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双重考核,合格后,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5)操作工人:新入场工人必须经过三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教育与培训主要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内容为主。主要形式有:(1)三级安全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公司、项目、作业班组三级安全教育。(2)转场安全教育;(3)变换工种安全教育。(4)特种作业安全教育。(5)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各作业班组长在每班开工前对本班组人员进行

5、班前安全活动交底。将交底内容记录在专用记录本上,各成员签名。(6)季节性施工安全教育:在雨期、冬期施工前,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季节性安全技术教育。(7)节假日安全教育:(8)特殊情况安全教育:由项目负责人(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4.职工教育与培训档案管理应由企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为每位职工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职工的安全教育应实行跟踪管理。(三)设备管理1、工程项目要严格设备进场验收工作。中小型机械设备由施工员会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在项目部自检自查基础上报请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组织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验收;塔式或门式起重机、电动吊

6、篮、垂直提升架等重点设备应组织第三方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验收。2.项目部应根据现场条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设备管理人员,设备出租单位应派驻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3.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操作证后,持证上岗。5.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回检查。(四)应急救援1.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具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3.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底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并定期进行演练。(五)安全检查(案例1K420141]1.

7、背景某沿海城市电力隧道内径为3.8m,全长4.9k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5m,采用顶管法施工,合同工期1年,检查井兼作工作坑,采用现场制作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沿着交通干道走向,距交通干道侧石边最近处仅2m左右。离隧道轴线8m左右,有即将入地的高压线,该高压线离地高度最低为15m。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lt,采用20t龙门吊下管。隧道穿越一个废弃多年的污水井。上级公司对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