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

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

ID:14535097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_第1页
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_第2页
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6.11 修改稿 伊犁河谷包虫病现状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疆伊犁地区包虫病临床病理分析            葛春鸣   热米拉(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新疆伊宁市,835000)包虫病是指棘球绦虫(犬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所致的寄生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地方病,在新疆地区广泛流行[1],尤其是位于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地区,人畜包虫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包虫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本研究对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1987~2004年确诊包虫病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调查及分析。1临床资料1.1性别和年龄:526例包虫病患者中,男性258例

2、,女性268例,男/女=1/1.04。;患者年龄5~70岁,患者年龄分布中年龄20~40岁年龄组居首位(42.97%),其次为41~60年龄组(27.95%)和5~19岁年龄组(25.1%),61岁以上患者最少(3.98%),被调查的包虫病患者各年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X2=21.68,P<0.001)。1.2民族:526例包虫病患者中,维吾族266例,占51%。哈萨克族132例,占25%。汉族77例,占15%。回族32例,占6%。其余为锡伯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被调查的包虫病患者各民族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患者大多数来自农牧区或半农牧区,与犬羊有密

3、切接触史,见表1。表1伊犁地区包虫病民族分布情况民族例数构成比(%)X2P维吾尔族26650.6哈萨克族13225.1汉族7714.6回族326.1其他民族193.6合计526100.047.7170.0001.3患病部位:526例包虫病患者中,以肝包虫居首位,有424例,占80.8%;肺包虫次之,有57例,占10.8%;腹腔包虫居第3,共15例,占3%;盆腔包虫13例,占2%。其它病变依次为肾脏5例,脾脏2例,下肢软组织内2例,椎管内2例(腰椎及胸椎各1例),卵巢2例,胰腺1例,口腔(舌下)1例,胆管内1例,小肠管1例,3被调查的包虫病的患者中,包虫病的患病

4、部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见表2。1.4临床表现:包虫病以病变部位(器官)产生压迫症状为主,肝、肺的细粒棘球蚴最多见,本调查的526例包虫病患者中521例为细粒棘球蚴,肝、肺脏器受累达91.4%。据病史统计,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包虫囊肿的不断增大,患者出现上腹部包块,腹部不适,消瘦,消化不良等,有时可见黄疸。肺包虫患者,除了X光片显示表2伊犁地区包虫病不同脏器的分布情况包虫寄生部位例数构成比(%)X2P肝脏42480.6肺脏5710.8腹腔152.9盆腔132.5其他脏器173.2合计526100.0152.5340.000肺部包块以

5、外,常有刺激性的咳嗽,吐血,黄痰。发生在其他部位的包虫囊肿,亦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X线与B超检查,均显示占位性病变或大片的钙化影。Cosoni实验阳性率高达92%。1.5病理改变:包虫病手术切除标本中,大体上见单个或多个结节或囊肿,囊肿直径在2-13厘米之间。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白色半透明的角质膜,做平行的多层排列,有如粉皮。其外为宿主组织形成的一层纤维包膜,两者轻度粘连,较易剥离,有时可见钙化;内层为生发层,细胞形成芽体突入腔内,可见小粒状附着物。镜下见包虫囊肿由角质膜和生发层组成,角质膜为红染的相互平行的板层结构,厚薄不均,生发层内由一排细胞组成,细胞呈

6、柱状,核圆深染。大多数病理的术后标本,见生长层已脱落,头节少见。外囊为一层纤维包膜结构,其中含有血管以供包虫营养,包虫囊周围有类上皮细胞,异物巨细胞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肉芽肿结构,再外周为被压迫的器官组织。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专家组(WHO/IWGE)协作拟定将囊型包虫病分为:Ⅰ(囊型病灶)、Ⅱ(单房囊肿型)、Ⅲ(子囊多囊型)、Ⅳ(囊壁塌陷)、Ⅴ(囊肿实变型)、Ⅵ(钙化型)种类型[2]。其Ⅰ型(即囊型病灶)为包虫囊肿的最早期病变,此时患者无临床症状,一般不会到医院就诊,故不能及早发现。本组也无此类病例。而本调查的526例患者中Ⅱ(单房囊肿型)

7、占68%、Ⅲ(子囊多囊型)占22%,其它型占10%,3其中Ⅱ(单房囊肿型)和Ⅲ(子囊多囊型)适合手术治疗,手术中内囊不易破裂导致继发性感染,疗效相对较好。2讨论   新疆伊犁地区居住大量的牧区居民,包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可在全身任何部位引起病变,且多侵犯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对人体危害极大,其主要特点是占位性病变,对病变部位产生压迫或使组织缺血引起继发改变[3]。引起人体感染包虫病的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等肉食动物的肠道内,其虫卵被人体误食后,可经小肠黏膜入血管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脏,故囊型肝包虫病最多见[4],本研究调查的伊犁地区的包虫病患者中,细粒棘球蚴为

8、主,病变部位以肝脏居首位,与我国其他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