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ID:14569084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9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1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计算机作为职业中学的必开课程,也是中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的重要课程。应如何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呢?文章主要对中职计算机的现状和改革作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为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适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近年来,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是计算机行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与另一方面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这两个现象并存的局面。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滞后、课程计划僵化这样的课程

2、体系导致学生技能不突出,学生学习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不能适应技术性、技术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从而影响就业竞争力。  二、教师教学技能薄弱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每个计算机教师课时多、课时量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很快,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各个学校的教师通常没有时间去进修,更为严重的是每个学期都忙于上课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从而使教师队伍的计算机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反而影响了计算机在中职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三、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点到为止,学生也只习

3、惯于被动地接受,懒于思考,满足于卷面的分数,忽视了实际操作的能力。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中职学生学习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只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没有自己参与实践,单独组装过一台计算机的话,无疑学生将很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基础教学设施投入不足虽然各校近几年不断地增加计算机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地改进实验条件,但仍存在实验室无法满足需求等情况。同时实验室也不全是开放型的,学生自由上机实践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况且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太快。尽管不断地加大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但仍然有许多计算机硬件设备不能满足软件发展和教学内容更新的需要,有的计算机设备已经陈旧和老化,维护工作量大,难以

4、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教培养目标,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应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知识层面、专业技术领域知识层面和文化基础课层面三个部分。1、计算机知识层面:硬件安装维护模块(包括:微机操作与维护、网络技术与Internet,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文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库编辑应用、文字录入与处理)、平面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  2、专业领域知识层面:专业课模块(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VB、JA

5、VA、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模块(计算机专业英语)。3、文化基础课层面:经济2政治、数字电路、体育、职业道德、法律等。根据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根据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岗位需求情况,把中职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切分成如下几个模块:(1)计算机办公模块:包含外事英语、文字录入、word(或wps)、Excel、PowerPoint、电子邮件收发、应用公文、打印机复印机维护等课程。(2)电脑艺术设计(平面)模块:包含素描、色彩、平面结构、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等课程。(3)电脑艺术设计(三维)模块:包含立体构成、摄像艺术、3DsMax、Director

6、、After-Effects等课程。(4)计算机网络工程模块:包含组网技术、网络安全、Linux、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二)改进教学手段。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课教学,应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为主。由于现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把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消除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三)加强实践教学。1、强化基础实验指导。学生要想真正灵活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离不开上

7、机实践。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只有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才能受到严格训练。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基础实验课程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实验的环境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课程设计。一方面,可以确定一系列简易的课程设计题目,给学生分组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明确学生分工合作完成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但最后的编码要由每个学生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按学生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