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

ID:14579758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_第1页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_第2页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_第3页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_第4页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机械113王睿智2011071179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在各个领域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为促进社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保障。一些高新技术进入了工程机械的生产,工程机械产业出现了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可靠性。1.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必然性。1.1国际前沿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一直以来,国际市场上工程机械技术产品由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等国际大型企业集团所垄断.在全球范围内,传统的工程机械产品与现代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多传感器融合技

2、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机电液一体化”、“电子化”、“自动化”、“建设机器人”技术等一大批成熟的高新技术,进而开出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档次的工程机械产品。因此,传统的工程机械基础与现代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形成“机电液光讯一体化工程机械”、“智能化工程机械”、“机器人化工程机械”、“信息化工程机械”,这也是未来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趋势。1.2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快速升级,技术研发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不论是在高端、大型还是在智能化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尚普咨询机械行业分析

3、师认为虽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产品层次、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外先进企业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原材料要依赖进口。因此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就要迈过技术创新这道坎。 以工程机械行业中挖掘机为例。目前国内挖掘机生产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挖掘机产品集成要靠国内外可采购资源的支撑;第二种是克隆模式即引进—测绘—制图—装配—改进的模式。因此导致了国内挖掘机产品“山寨”现象的普遍存1.3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存在的不足。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第一、技术来源上存在问题。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一般有社会

4、公共技术研究平台提供的,企业自主的原创性技术和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及消化吸收后所形成的三个技术来源。科技体制的改革导致原属于产业部门公共性质的研究机构转制成企业,经营性身份没有义务和能力去从事共性技术的研究。而且,从工程机械行业整个创新体系上看,结构上共性技术研究缺位; 第二、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 第三、目前,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大,实验和检测平台的投入明显不够。实验做得不多,数据积累就不够,没有数据库的支撑,产业就不可能创新。2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的特点。2.1“机电一体化”“机电液一体化”现代工程机械正处在一个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时代引入

5、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液压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各种性能,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操作舒适性以及作业精度、作业效率、使用寿命等。目前以微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已相当普及,电子控制技术已深入到工程机械的许多领域,如摊铺机和平地机的自动找平,摊铺机的自动供料,挖掘机的电子功率优化,柴油机的电子调速,装载机、铲运机变速箱的自动控制,工程机械的状态监控与故障自诊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机械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电子控制装置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结构将更加复杂。在工程机械上运用传感器技术

6、是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和特征,传感器技术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其水平越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在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如果不能利用传感检测技术对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并转换成易于传送和处理的信号,我们所需要的用于系统控制的信息就无法获得,进而使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有效的工作。 我国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研究所和大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先进的计算、模拟和设计方法; (2)先进

7、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与设备; (3)先进的封装技术与设备; (4)可靠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先进设备,以提高整体水平。传感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可有几方面: 1.加速开发新型敏感材料:通过微电子、光电子、生物化学、信息处理等各种学科,各种新技术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利用,可望研制出一批基于新型敏感材料的先进传感器。 2.向高精度发展:研制出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互换性好的新型传感器以确保生产自动化的可靠性。 3.向微型化发展:通过发展新的材料及加工技术实现传感器微型化将是近十年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