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

ID:14595161

大小:3.0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29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讲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标提示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考点一 伟大

2、的历史性转折39考点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 ①实事求是 ②经济规律 ③改革开放 ④包产到户 ⑤联产承包 ⑥企业活力 ⑦深圳 ⑧秦皇岛 ⑨开放区 ⑩浦东考点二 ①生产力 ②发展 ③市场经济体制 ④邓小平理论[巧学妙用]1.图示解史——十一届三中全会2.构图解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图示解史——对外开放格局394.概念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

3、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5.图示解史——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6.构图解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图说历史——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9考法1 对经济体制改革特点的认识【考题1】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

4、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 C『』解答表格型选择题要全面分析,例如该题,回答变化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意表格中的时间,从1979年到2003年;二是注意指数的变化总趋势是增长。在回答增长的原因时,要注意兼顾整个变化的情况,B、D两项只能解释部分时间段的变化,因此不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2)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考法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考题2】(2012·课标全国,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5、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 A『』准确解答本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39一是结合时间“1992年”,思考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二是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这一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明确了计划与市场仅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考法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及实质史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史料二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

7、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摘编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流转对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提示 既保持承包关系稳定,又搞活了土地的使用;推动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史料一分析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