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

ID:14626629

大小:321.5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7-29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_第1页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_第2页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_第3页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_第4页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一、绪论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以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这几个大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最最基本的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较偏重理论。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会偏重学派理论上,同时研究方法这一知识点较容易结合实践题考察。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这些研究学派上,同时其中的代表人物一类的名词也极易

2、出现,还要研究范式等这类直接给出概念的名词。其次是清楚记忆研究方法步骤,能够在分析实际案例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再次是宏观的记忆,如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异同,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二、绪论知识框架图总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绪论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研究方法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发现范式阐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研究步骤传播学研究的步骤西方传播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研究风格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三、绪论考点与解析(一)总论★★★★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的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等,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媒介,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等。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2、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产生有商业、政治、战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而进行研究的,并诞生了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

4、: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威尔•施拉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播学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传播学的研究学派(1)经验学派①经验学派也称为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汲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视传播为人们相互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所以,约翰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②从广义上看,它是运用经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从具体上说,它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即运用可以量化、可以观察,可以测定的材料,对有关传播现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③它源自

5、18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潮,其实验室研究的特点便是严格的控制和操作,相信数字测量和数学模式,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2)批判学派①起源: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种研究学派,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经验学派暴露出一些缺陷,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二战后重新兴起,对批判的传播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学者代表:英国:班尼特默多克美国:费斯克凯瑞吉特林加拿大:马斯克澳大利亚:哈特莱洪宜安③研究线路: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去研究大众传播中的问题。运用

6、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④研究领域: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⑤主要代表派别:A法兰克福学派a它是1922年由卢卡契和科尔斯首先提出创办的。得名于它的诞生地——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这一研究所是后来学派的组织基础。b代表人物:第一代: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本雅明哈贝马斯都以宣扬人道主义异化论而著称c尽管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国家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并联系社会思想因素对其加以大量分析,但该学派无意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

7、秩序。B英国文化研究学派a20世纪50年代新左派掘起部分开拓了文化研究的空间,媒介文化与亚文化的发展,亦成为20世纪60年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脉络,70年代,女权运动及新右派的兴起,对文化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80年代,撒切尔保护主义的盛行,引发了这一学派对种族问题的思考。而到了90年代,同性恋运动登上历史舞台,“同志研究”驱使文化研究再次将研究领域扩展。b这一学派也称为“伯明翰学派”因其大本营设在伯明翰大学而得名,文化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研究”。c代表人物:霍尔莫利费斯克他们的研究都直接延用了阿尔都塞、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可以说意识形

8、态学说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d内容上:文化研究学派讨论最多的是“再现”问题,在区分“再现”过程中的真理与谬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