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

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

ID:1462963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_第1页
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_第2页
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流域拉市海行动计划 拉市海流域位于丽江县的拉市乡境内,其整个流域汇水面积为26560公顷,流域四周环山,中间低陷为盆形坝区。坝区的中央即为高原型湿地——拉市海,是丽江境内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云南省第一个省级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栖息着60种越冬水鸟,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十多种。其中还有濒危的水鸟黑颈鹤、黑鹤和中华秋沙鸭等。有44种高原原生的水生植物(其中波叶海菜花为国家三类保护植物)。约六种土著鱼类,其中的裂腹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缓解丽江古城因人口增加而带来的用水的压力,开始在拉市海筑起大坝向古城供水。

2、大坝改变了拉市海湿地受自然调节的涨落规律,变自然的湿地为人工调节的水库,破坏了鸟类的栖息地。也改变了鱼类的生存环境,使得渔业资源日渐减少。时至今日,拉市海已几乎无渔可打。而为了保护越冬的海鸟,农民冬季发展观鸟旅游的活动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开始了打工历程。继续从事耕种的农民为了向有限的土地提取更多的产量,开始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残留药剂及其它化学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拉市海,从而使拉市海的毒性增加。水质从二类水降为三类水。进一步导致一些水生动植物的消失,形成恶性循环。由于生计资源的衰退,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下

3、降。在外界发展需求的压力下,拉市海山区的森林资源也不时遭到破坏。盗伐时有发生,拉市海的生态环境岌岌可危。为了防止拉市海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以保证拉市海村民可持续性的生计,2002年,“绿色流域”与当地村民和政府合作,应用参与式的方法,结合环保、扶贫以及社区发展在拉市海实施参与式流域管理项目。为了实现综合的参与式流域管理,我们与当地政府及社区进行合作。在最近的三年,举办了一系列的能力建设培训班,并进行了参与式流域管理的规划。项目活动包括:保护流域森林,建立拉市海湿地渔业协会,为受到天然林禁伐影响的林区彝族村社提供粮食保障,实施混农林项目,

4、能源替代项目,筑路项目,小额信贷以及村社为主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上述项目受到美国乐施会东亚及东南亚区域办公室资助目标:1.与村民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充分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处境,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真实的需求,同时也让他们理解我们的项目。2.了解丽江市、玉龙县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并逐步与有关各部门建立联系。3.与乡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沟通,尽力了解双方的行为、目的和意图。4.促进渔业协会的良性运作,及对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协助他们制定出符合他们意愿的协会运作制度,和渔业资源管理规定。5.在充分理解村民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与

5、他们共同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村民所缺乏的资源和能力。6.了解山上彝族妇女的需求.7.完成具体项目的实施。 流域管理委员会为了使项目可以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制度,形成沟通拉市海各相关机构的平台。在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的协助下,成立了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协调拉市海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渔业协会渔业曾经是拉市海村民的重要生计资源,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使用非法网具,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急剧减损。2004年,在绿色流域的资助下,拉市海渔民代表成立了拉市海渔业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6、并在玉龙县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协会。该协会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拉市海的渔业捕捞,实现拉市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20民间机西湖小流域治理项目西湖村位于拉市海的一个次级小流域,2002年,在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的协助下,西湖村成立了西湖村小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和组织村民实施项目:混农林项目:为了防止坡地耕种带来的水土流失,也为了缓解实施退耕还林给村民带来的生计压力。中心与当地村民在西湖实施了流域生态恢复项目。在坡地上种植了120亩4500株果树以及经济林,果树的种类由农民自己决定。并在果树下种上各种农作物,以混

7、农林的形式覆盖坡地。项目还邀请了园艺部门的专家,来培训村民如何进行果树的虫害管理。河道的改善和维护:为了防止泥沙淤积堵塞河道,和过多的泥沙冲入下游拉市海。中心协助西湖村民修建拦沙坝,拦截上游的泥沙和树枝。2004年3月在流域管理小组的带领下,村民完成了河道的加宽加固,并用各种树木绿化河道,加强河道的生态功能上南尧彝族妇女能力建设项目山区的彝族妇女大多不会汉语,也不会用汉语写自己的名字,这大大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也妨碍了他们参与到社区发展当中。因此,与村民协商后同意开办妇女夜校,教授彝族妇女常用的汉字和一些简单的,与社区相关的生态知识。

8、协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社区发展当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