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

ID:14650355

大小:9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_第1页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_第2页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_第3页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蜡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初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D.美酒开,满屋飘香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A.干冰,蒸馏水B.合金,海水C.空气,氧气D.水银,铁矿石3、今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加工“碧螺春”茶叶的过程中,添加了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

2、有的茶叶中铅、铬含量超标高达60倍,这里的铅、铬是指()A.原子B.离子C.元素D.单质4、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5、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名错误的是()A、氧化钙CaO生石灰B.氢氧化钠NaOH纯碱C.二氧化碳CO2干冰D.乙醇C2H5OH酒精6、区别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观察气体的颜色D.倒入适量石灰水7、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N2B.2N2C.2

3、ND.N8、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A.氯气B.活性炭C.明矾D.漂白粉9、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解的是()选项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第4页共4页1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

4、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B.O2C.H2D.CO11、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不能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方法是()A.加一定量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C.略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水1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某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A

5、.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CCl4是一种化合物D.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14、下列不属于燃烧条件的是()A.可燃物B.只能在标准大气压下C.温度达到着火点D.与氧气接触15、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探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此时,采用下列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代替盐酸B.放弃对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C.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D.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16、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的体液大多数属于酸性,应经常食用碱性食物。根据下表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

6、用的食物是()食物苹果番茄牛奶豆制品pH2.4-3.34.0-4.46.3-6.67.4-7.9A.牛奶B.苹果C.豆制品D.番茄1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液氧作为火箭的助燃剂D.稀盐酸用于金属除锈18、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碱性土壤改良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第4页共4页19、“可燃冰”是由水与天然气形成的一种外观似冰的白色晶体,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化学

7、式可表示为CH4·nH2O。“可燃冰”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A.冰、干冰、可燃冰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B.可燃冰可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C.形成可燃冰的基本条件是:低温、高压D.可燃冰中C:H:O原子个数比为l:2n:n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01602050反应后质量/g222026则该密闭容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