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ID:14652614

大小:30.7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_第1页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_第2页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_第3页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_第4页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理论”文献综述广电1002班刘陵璐201008270209【内容摘要】本文对网络时代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性的研究做了总结和归纳,从理论假说的成立前提、网络社会的舆论产生的机制变化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的挑战,以便今后对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网络时代;沉默螺旋理论;从众心理;舆论环境一、引言:沉默的螺旋”理论曾经被认为是大众媒介下社会舆论形成的一般规律。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传播媒介的演变,尤其是互联网出现

2、之后,很多学者对于这一理论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流动的方式,网络的匿名性也对“沉默的螺旋”的假设前提之一——“对孤独的恐惧”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意见气候”的形成过程有哪些改变?“从众心理”在舆论产生的过程中是否依旧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对2003年至2011年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的搜集,我对此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文献综述的整理,希望为今后的资料查询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二、正文:(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1、概念界定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1974年发表的

3、《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这一概念。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则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阐释。姚珺(2004)在《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中将“沉默的螺旋”总结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一般人在表明自己观点之际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现有的多数人意见相同或相近,便会较为大胆、积极地发表,如果发觉自己处于少数,便会迫于无形的舆论压力而趋向于保持沉默。于是舆论的形成,便成了一

4、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马学清(2005)在《“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构成命题做了整理归纳。“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本命题包含五个基本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呢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

5、;(5)人们使用大众媒介评估多数人的意见,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前面四个假定共同作用,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opinionclimate)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

6、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霍一雯(2008)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中认为“沉默的螺旋”基本是这样的:当一个人在发言时,如果他的言论受到多数人的认可,他便有了社会认同感,就会一直保持发言的状态;相反,当一个人的言论不被认可甚至还被大多数群起而攻之时,他就会缺失认同感转而保持沉默。这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最后形成螺旋式的上升或下降,使弱势的一方皈依于强势的一方,从而形成舆论。乔欢陈颖颖

7、(2009)在《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中,将“沉默的螺旋”理论核心观点归纳为: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害怕孤立的恐惧感,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如果对事件是赞成声占主导地位,人会随之表达赞成的观点,如果赞成呼声下降,人就会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汪燕娟(2010)在《BBS的群体极化效应和“沉默的螺旋”》中概括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特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

8、点说出来。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曹远峰(2011)在《“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社会舆论形成新模式》中对这一理论做了概括。“沉默的螺旋”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个体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如果发现与自己一致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他就会积极参与社会讨论;而如果发觉自我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排斥,则个体会因害怕被“大多数”孤立而保持沉默,避免向外界发表个体不同的声音。一方意见的沉默,另一方意见的大胆表达,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