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

ID:1471768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_第1页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_第2页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_第3页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_第4页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通知,要求高校加强领导,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同时按照学院名校建设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二、课程目标本次课程改革按照“校政企三位一体”的结合方式,在学院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依托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

2、才市场,引入企业主管和专业技术人士进行创新性的课程教学,遵循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把“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高职教育思想贯穿到课程建设、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过程,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获得适应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同时,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的方法能力,协作沟通的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个人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学会自己求职择业;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者。三、课程改革(一)师资力量教师由我院就业指导课老师、济宁市人才市场政府工作人员、各大企业人力资

3、源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组成。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及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和有丰富用人经验的企业高管及高技术人员现身说法,这样的组合能为本课程提供全方位的师资力量。(二)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在全国范围开课已经很成熟,我院该课程也在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现阶段大多学校课程都停留在以学校就业指导为主的授课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加大,这种传统方式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本次改革整合了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资源,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机制,政府正确引导的保障机制,行业、企业

4、专家全程参与的课程深化机制”的三位一体的创新性的课程形式。(三)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教学分两个主体阶段阶段和两个辅助阶段,主体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辅助阶段分别为学生选修创业指导课和进行一对一个体就业咨询。课程内容开设时间开设形式内容授课部门课时大学生职业规划第一学期必修本院教师、人社局26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规划方面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择业原则指导,重点是帮助学生制定择业计划,搞好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的择业行为更加有目的,更加有理性;进行就业形势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塑造和

5、完善自己,努力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企业高管及专家就业指导第四学期必修就业准备方面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获得信息、掌握面试要领,学会自我推销等,帮助学生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以及对未来职业前景的预测,找出自己想做以及能够做的,把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营造和强调自己的优势,在知识、技能、素质及心态等方面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为学生择业提供程序方面的指导。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工作程序,明确各单位接收录用学生的流程,获得就业信息等,做好择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

6、师、人设计工作人员、企业高管及专家30创业指导第四学期选修通过系统的创业课程,使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学会创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将创业计划付诸实践的相关知识。实训中心60个体就业咨询全部学期个人自愿通过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设立就业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关于就业政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调适等一对一的就业服务。招生就业处四、课程实施(一)教案编写教案的编写主要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整体教学设计及各教学单元设计进行教案的编写。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可分别编写教案,但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内容安排。要求授课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

7、特点,联系实际编写教案,在采用任务引领、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提下,明确本次授课应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体现理论够用、技能达标的高职教育特点,明确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采用的案例、情景假设等,不仅适应教学目的,更应渗透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在时间的安排方面,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又能有时间总结、答疑,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二)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从理论的传授过渡到方法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

8、及管理实践技能,在每一次课上都有相应的案例,与现实就业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