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ID:1472307

大小:913.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1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贞元大厦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盛泽房地产责任有限公司贞元大厦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核工业柳州工程勘察院编制:审核:审批:监理单位:总监:2012年02月03日1、概述1.1工程概况广西盛泽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拟在柳江县拉堡镇柳西路西面兴建贞元大厦,根据设计方案,该工程用地面积4267.16m2,主楼地面以上为32层,群楼2层,设整体地下室一层,设1+1F管理用房一栋。总建筑面积为43005.23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5707.21m2,商业建筑4615.93m2(其中新华书店1671.32m2),其他商业用房面积2944.61m2,小区物业配套153.71m2

2、,地下建筑面积2528.38m2。根据广西土木勘察检测治理公司2011年11月提供的广西盛泽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贞元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2011年12月提供的桩基础施工勘察报告,本工程拟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地质报告中的第⑥层微风化白云岩(局部区域以第⑤层中风化白云岩);共设计76根桩,桩径为800mm、1000mm、1400mm、1600mm、1800mm、2000mm、2200mm、2400mm、2600mm、2700mm等十种桩径,其中:φ800mm桩9根;φ1000mm桩21根;φ1400mm桩6根;φ1600mm桩22根;

3、φ1800mm桩7根;φ2000mm桩4根;φ2200mm桩3根,φ2400mm桩2根,φ2600mm桩1根,φ2700mm桩1根,平均桩长约15m。1.2应执行的技术标准本次桩基工程施工应遵循下列技术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4、2003J256-2003-24-核工业柳州工程勘察院2、岩土工程条件2.1地基土层结构场地履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层,下伏为中石炭统大埔组白云岩。据钻探揭露,自上而下可分为6层,各岩土层特征按顺序叙述如下:(1)杂填土①:黄色,稍密状结构,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砖块,大部分地段遇厚0.5~3.0m砼地面或毛石砼基础。本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1.5~6.0m(层底标高103.30~98.10mm),此层堆填时间大于10年。(2)硬塑状红黏土②:上部为黄色,棕黄色,下部局部褐(黑)色,上部局部含10~20%中风化铁锰结核,粒径3×4mm,分布杂

5、乱。可重新搓成细条,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较高。本层全场均有分布,顶面埋深1.5~6.0m,层厚2.5~9.5m(层底标高96.58~90.91)。(3)可塑状红黏土③:黄色,土体结构致密,切面光滑,土质均匀,手按印痕明显,可重新搓成细条,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本层局部缺失外,其它钻孔于基岩面附近有揭露,顶面埋深7.5~13.0m,层厚0.6~3.4m(层底标高94.91~88.40)。(4)强风化白云岩④:灰白色,多呈粉砂状,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本层顶板埋深9.0~15.4m,分布厚度0

6、.5~8.5m(层底标高9..37~83.51)。(5)中风化白云岩⑤:灰白色,细晶结构,岩芯叫破碎,呈碎块状,局部可见溶孔(蚀)现象。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本层顶板埋深10.3~20.5,揭露厚度2.2~6.0m。(6)微风化白云岩⑥:灰白色,细晶结构,岩芯一般呈短柱状,因机械破碎部分呈碎块状,钻进时缓慢,岩石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本层顶板埋深11.6~20.00m。2.2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形总体上开阔平垣,上覆第四系红粘土层分布、厚度不均匀,基岩面起伏

7、大,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岩溶发育。其岩溶发育特征如下:-24-核工业柳州工程勘察院(1)场区内基岩埋深:场地内基岩面埋深为9.00~16.60m,标高为95.86~88.02m,相对高差为7.84m,岩面起伏较大,部分地段相邻钻孔的岩面起伏达83.2~131.70%。(2)岩溶形态及发育程度:根据施工勘察结果,遇溶(洞)槽钻及率25.88%~31.76%。溶(洞)槽内充填软塑~流塑状粘土,从溶洞(槽)发育规模上,溶洞(槽)高为0.40~16.30m,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可塑~软塑状粘土为主,场地浅层岩溶发育。2.3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场地

8、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水、岩溶裂隙水几种类型。上层滞水赋存于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附近生产生活排水渗漏的补给,其水位及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水量小;下伏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