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

ID:14787719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30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_第1页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_第2页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_第3页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_第4页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探析  [摘要]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探索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新路,对进一步创新社会和高校管理,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社区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学生社区的内涵,探讨了社区化管理的必然性,构建了管理框架,明确了建设内容。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  [作者简介]吴泽俊(1965-),男,浙江义乌人,南昌工程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蒯海章(1978-),男,湖北随州人,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330099)  [基金项目]本

2、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学生社区运行机制改革”(项目编号:11053801)和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回归与重构:江西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1YB2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37-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大学生公寓区已由简单的起居场所发展成集学习、生活、文化、交流、服务为一体的重要场所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学生宿舍公寓化普遍实现,学

3、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趋势日益凸显,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学生社区的内涵和特征  高校学生社区既区别于一般的学生公寓,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普通社区。由于环境、对象、使命的特殊性,高校学生社区有着自身特定的内涵。学生社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青年学生群体为获得知识而聚集在一起,在守护共同精神家园、维系共同利益需求基础上的一个公共场域,是一个融学校、物业方、学生、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于一体的自治性组织。  考察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的现状,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规模庞大,以共同学习为目的,由全国甚至全球聚集而来的数量庞大的学生群组成,往往有数千甚至数万人;二是相

4、对长住,高校学生大部分远离家庭,共同生活在学校建设好的公寓区内三四年;三是自成体系,社区内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配备有食堂、超市等;四是文化凝聚,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五是认同归属,学生以社区住所为家,在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共同的认同感、归属感。总之,高校学生社区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即群体的多变性和流动性、年青性和知识性、同质性和异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  二、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应然性  1.学生公寓社区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区”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单元。据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308.5万人,江

5、西省2011年有1079022名高校在校生。由于走读学生比例极低,所以数千万大学生相对稳定地常住在数千个高校“网点”中。这些“网点”大多远离市区,由独立的楼栋、商业网点和基础设施等组成,承载着常住成员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消费,凸显“社区”基本功能。  2.学生公寓社区化是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发展的趋势。高校学生公寓不同于普通的住宅公寓,具有特殊的内在属性。一方面是对象特殊。青年学生,虽大多数成年却不够成熟,需要接受更多成长成才方面的培育和锻炼。另一方面是环境特殊。大学是浓缩的“小社会”,社会的所有功能得以显现。因此,学生公寓必须走向管理机制更完善、利益诉求更满足、作用发挥更充分的新阶段――

6、社区化。  3.学生公寓社区化是对高校学生主体需求的积极适应。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公寓服务的主要对象。当前,青年大学生在教育、管理、服务和其他利益诉求上出现新的需求。期待在传统的住宿、生活区域得到消费、活动、学习、锻炼等多样服务,找寻学生休息活动、课堂延伸、能力培养的新场域。因此,传统的学生公寓将让位于一个更新的模式――社区,让高校学生社区成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舞台。  三、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依托的组织框架  1.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要实现学生社区的治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要依靠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学校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要建立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益相关方

7、共同参与的学生社区管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健全学生自治体系。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自治是社区的最大特征。因此,充分尊重学生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民主自治是高校学生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要把传统的团、学自治组织建到社区,建立共青团学生社区工作委员会、学生社区民主管理委员会,在楼栋设立团的工作总支、楼栋民主管理分会,在楼层设立团的工作支部、层长,在宿舍设立团小组、寝室长等;要发挥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