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

ID:14797800

大小:3.39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30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1页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2页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3页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4页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澧县概况澧县,因澧水流经县境而得名。地处湘鄂边界,常德地区的北部,东临安乡县,南靠临澧,西接石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澧县行政区划面积为2107.3平方公里,现辖15个建制镇(包括澧阳镇)、17个乡。作为澧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澧阳平原上,南濒澧水,东距津市市8公里。澧县是位于我国三级经济开发轴线(焦柳铁路线和二广高速)上的节点城市,常德市和荆州市的几何中心。处于湖南西北部边境,临近中部两大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群,

2、处于两大城市群的直接辐射交汇地域的西部。澧县在湖南自东向西的经济梯度格局中处于第二梯级的位置,并且是环洞庭湖城市群以及我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必将成为未来湖南省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澧县经济发展迅速,是个农业大县和资源大县。20世纪80年代后,澧县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加。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21568万元,同比增长6.6%;二产业增加值353176万元,同比增长17.3%;三产业增加值334158万

3、元,同比增长15.3%。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1.9:35:33.1。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45103万元,增长7.9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431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9815万元。澧县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焦柳铁路由北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湖南。G207国道线和省道S302线、S304线是澧县境内的主要对外交通线路。澧水通过洞庭湖水系可直达长沙、沙市、武汉及上海等地。县域内沿澧水有黄沙湾、羊湖口两个货运码头。县域内河网纵横,有大小河流56条,大小湖泊38个,拥有水面13.7万亩,总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全

4、县水能蕴藏量为17.3万千瓦。46澧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石膏、大理石、重晶石、铁矿、陶土、盐卤、芒硝等24种,其中芒硝储量2636万吨,在中南五省储量最大、品位最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澧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地区有天供山森林公园、百岛湖、嘉山、木溪浴、彭山、王家厂水库、太青山、刻木山、老木寨等地区。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地区有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十当古文化遗址、澧州古城墙、澧州文庙、花瓦塔、余家牌坊、遇仙楼(八方楼)、洗墨池、多安桥、松竹桥、蜚云塔、李群玉故里、

5、蒋翊武雕像等。2008年末全县总户数353833户,总人口919493人。其中:男性人口464938人,女性人口454555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749824人,非农业人口1696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第二部分规划背景与规划思想一、规划背景1.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国家对城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颁布与实施,要求城乡规划与管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城乡发展条件产生重要变化,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结构快速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逐步明朗。随着东部沿海开发开放战略、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提出和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日益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澧县处于这种变化背景之中,需要调整发展思路与发展定位,以适应新的形势。3.区域交通条件发生重大改变46目前,澧县境内二广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动工建设,其中常荆段将从澧县城区东

7、侧穿过,这将使澧县的对外交通方式由主要依赖于普通公路、铁路,转向依托高速公路,实现真正的快速交通,将极大地改善沿路地区的投资环境,并带动澧县旅游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同时必将对城市空间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4.澧县自身发展的要求澧县与周边城市(津市、临澧)发展呈现出的新局面,城市的发展方向(东接、南拓)和用地结构随之将发生重大调整。二、规划指导思想1.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科学编制方法。2.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县域村镇的协调发展,合理

8、布局县域基础设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乡的可持续发展。3.以城镇化发展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发展和完善城乡居民点空间体系;村镇体系在区域上尽可能紧凑,以有利于基础设施配置,促进人口集聚,构建高质量的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新乡村社区,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环境。4.坚持“工业立县、民营富民”的指导思想,把县城作为县域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