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

ID:1480054

大小:173.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1-11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1页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2页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3页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4页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十一五专项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十一五”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录前 言1一、北京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形势3(一)发展基础3(二)面临问题5二、北京市“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思路与目标8(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8(二)发展目标9三、北京市“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任务11(一)完善回收体系建设11(二)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降低最终处置量13(三)提高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水平14(四)培育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提高废旧物资的资源化水平16(五)推广再生产品,提倡绿色消费21四、北京市“十一五”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保

2、障措施23(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标准体系23(二)加快科技创新,构建技术支撑体系24(三)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25(四)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协同合作26前 言随着北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日益增多。大量的固体废物既是危害环境的污染物质,又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培育发展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贯

3、彻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订《北京市“十一五”固体废物处理规划》。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固体废物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农业固体废物等。根据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十一五”期间固体废物处理重点领域为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废纸和废塑料。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文件(2)北京市相关法规标准及文件(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4)北京奥运行动规划(5)其他相关规划及文件编制原则:系统性:

4、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实行全过程管理,关注固体废物从收集到再利用的各个环节,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全市区域内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相关性:把握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规划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操作性:突出规划目标的可行性和规划内容的可实施性。基本框架:本规划在研究分析目前北京市固体废物产生、回收、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出回收和综合利用两个环节,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思路、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04-2005年,规划目标年

5、为2010年。一、北京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1.固体废物处理与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在国家和北京市一系列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北京市固体废物回收行业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090个(固定回收站点1896个、流动回收站点1194个),其中,城八区有回收站点1242个(固定回收站点704个,流动回收站点538个)。有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经营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23家,从业人员14560人(城八区5005人,远郊区县9555人)。全市废旧物资回收量250.1万吨,交易额37.8亿元。

6、初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基本覆盖全市的回收体系。中心城和新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2005年,全市已经建成17座垃圾处理设施,6座垃圾转运站,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郊区达到45%;高安屯、大兴医疗废物焚烧厂已建设完成,处理能力各30吨/日,可基本满足北京市医疗垃圾处理需求;两条餐厨垃圾处理线(南宫、董村)正在建设中。2.科技进步为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北京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大专院所和科研机构,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近年来,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废轮胎制取超细胶粉技术、废塑料生产化工涂料技术、

7、南宫生活垃圾堆肥化处理技术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市场领先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金运通的旧轮胎翻新、造纸七厂的废纸利用已达到一定规模。3.公众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要求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中央和国家机关要首先带头,各级政府和所有公务员都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加强

8、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资源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能源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