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ID:14899687

大小:3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30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_第1页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_第2页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_第3页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_第4页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学术研究论文基于产业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董 涛,郑国全,沈斌莉,王洪涛(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浙江省目前已顺利完成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为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并以产业集聚型小城镇义乌市佛堂镇为例,从人口吸引、产业支撑、空间拓展、体制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机制,由此提炼出基于产业集聚的佛堂镇新型城镇化

2、发展路径,以期为次轮小城市培育和其他地区共性小城镇的城镇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产业集聚;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小城市培育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4-0030-07 小城镇长期处于农村经济体“龙头”和城市经济体“末梢”的尴尬位置,其发展定位似城非城、似乡非乡、不城不乡,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空前重要的战略性。同时,镇域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元,是城镇化发展中上承城市、下启农村,沟通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

3、在新型城镇化中被视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和未来城镇化增量的核心载体。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着重强调小城镇亟需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强化其产业承接和集聚能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以加速流动人口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显而易见,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推进城镇化转型,以产业园区为突破口破题新型城镇化已充分得到国家认可,诸多学者也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1-6]。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

4、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7],它对区域竞争、规模扩大、区域特色培育的作用十分显著[8]。这与小城镇以特色立镇、特色兴镇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谋而合,两者的耦合效应势必能实现其互促共进、同步提升。本文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以区位商法量化佛堂镇产业集聚度,以线性回归模型从人口吸引、产业支撑、空间拓展、体制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机制,并提炼出佛堂镇产业集聚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浙江省次轮小城市培育和其他地区共性小城镇的城镇化转型提供一定参考。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

5、对象佛堂镇是浙江省中心镇,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其地处义乌市南面,金义城市带咽喉,是义南重要门户(图1),镇域内杭金衢、金丽温、涌金高速、03省道、金义东快速路和浙赣线六大交通干线交织成网,联通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辐射直达东阳、永康、武义、兰溪等周边县市,区位交通便利(图2)。2010年底被确立为小城市试点后,通过政策先行与改革创新,佛堂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实现GDP总量756亿元,财政总收入78亿元,均处于27个试点镇前列;城镇空间扩面提质,人口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6、,同年建成区面积增至151km2,建成区人口106万人,建成区常住人口集聚率达到68%,基本达到小城市规模;居民收入逐年上升,城乡差距日渐缩小,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426元,两者比例下降至176,说明佛堂镇二元结构正在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过渡[10],城乡统筹正进一步推进。(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文中数据资料来源于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义乌市历年统计年鉴、义乌市统计局官网、义乌市佛堂镇政府官网以及相关统计资料。本次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法、定量与定性分

7、析结合法、区位商法、线性回归模型等,在参阅了国内外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佛堂镇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二、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机制分析佛堂镇新型城镇化应汲取传统城镇化过度追求“量”的失败经验,转而由人口、产业、空间与制度四方面着手,“保质、保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产业集聚正好是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刺激城镇化转型升级的。(一)产业集聚促进人口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产业集聚发展势必提供更加充裕的就业机会,对流动

8、人口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促进其不断向城镇流入和集中。现阶段,就业需要是大多数外来人口的首要目的,并带有鲜明的“非农化”特征[11-13]。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引发的劳动力市场“内需”是吸收流动人口,落实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在义南工业园区①和义西南产业带②的“双轮驱动”下,佛堂镇工业集聚提速,开发和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强化了对周边和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辐射力,迅速提升了佛堂镇域人口集中度,保证了城镇化追求的“量”。佛堂镇户籍人口常年稳定在8万人左右,表明其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外138万人骤增至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