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ID:1491772

大小:740.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7-11-1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题研究主讲:温儒敏辅导:赵建刚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沈从文与京派文学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现代散文五家总目穆旦与九叶诗派生平及研究概况生平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概况重要作品话剧的发展简况简历(1)简历。生于1910年9月24日,(比鲁迅小29岁,比老舍小11岁,比沈从文小8岁,比巴金小6岁,可以算得上是“五四”元老作家中的小字辈,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卒于1996年(终年86岁,与沈从文同寿),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他的姓氏“万”的繁体字为一个“草字头”和“禺”字,草字头与“曹”谐音

2、,故“曹禺”即“万”)。父亲万德尊清末曾留学日本东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1909年初回国,辛亥革命前(1916)任黎洪元秘书,中华民国成立后,获中将军衔,曾任宣化府镇守使、察哈尔都统等职。母亲薛氏出生于商人家庭,生下家宝后三天因患产褥热病逝。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薛氏胞妹薛泳南后成为家宝继母,始终把家宝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并终身未生育。有的研究文章中说,曹禺的母亲喜欢看戏,他从小就跟着母亲看了很多京戏、地方戏和文明戏等等,其“母亲”实际上是曹禺的继母。(3)初露头角。1926年(16岁)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

3、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后陆续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杂文,以及莫泊桑的翻译小说等多篇。1927年(17岁)参加排演丁西林、田汉和易卜生的剧作。1928年(18岁)担任《南开双周》的戏剧编辑,并开始构思《雷雨》,其诗作《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和《南风曲》有着郭沫若《女神》的影响。他父亲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医生,但两次投考协和医学院都未被录取。同年夏天,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免试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但他对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不感兴趣,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大学,9月与八位同学一起转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广泛涉猎西方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课余还常

4、常与巴金、靳以去看京剧。年底,与钱钟书等人一起成为《清华周刊》编辑。(2)少年时代。1915年(5岁)时由表兄刘其珂作家庭教师,读诗背经,并开始与小同学演戏编戏,但没有上过正规的小学。1920年(10岁)结束私塾学习,进入天津银号“汉英译学馆”学习英语,并开始接触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22年(12岁)进入南开中学二年级学习,与靳以(章方叙)同学,并成为终身好友。1923年(13岁)开始热衷于新文学作品,尤其是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但他承认,“《狂人日记》当时没读懂”,而《女神》却使他的血“沸腾”起来。1925年(15岁)先后参加南开中学文学会和南开新剧团(这是我国话剧界较

5、早的剧团之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严范孙、张伯苓创建于1909年,周恩来曾是其中的活跃分子),开始了他的演剧生涯。(4)一鸣惊人。1933年(23岁),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参加清华大学留美考试,未被录取。毕业后去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师。年底生病回京,病愈后回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1934年1月,由郑振铎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生邢振铎译为日文,由留日学

6、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1936年《雷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一集,而且,在曹禺尚未写出第二部作品时,即作为《曹禺戏剧集》(第一种)。(5)再接再厉。1934年9月,应邀去天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1936年5月,在巴金等到人的鼓励和催促下,开始创作《日出》,白天为女师学生

7、上课,晚上埋头写作,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季月刊》第1-4期上连载。8月,应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余上沅邀请,赴南京任教,讲授“剧作”、“西洋戏剧”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等课程。11月,在南京导演话剧《镀金》。1937年4月至8月,《原野》在靳以主编的《文丛》第一卷第2-5期上连载。(6)辗转流徙。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10月,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原剧为宋之的、陈荒煤、罗烽、舒群集体创作的《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