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

ID:1492015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_第1页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_第2页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_第3页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摘要]英国在战后鼓吹欧洲联合,企图以联合的欧洲为跳板,保持昔日的大国地位。但是冷战时期欧洲联合的发展态势超出了英国预想的轨道。在被迫加入欧共体以后,由于对欧共体的超国家性质始终耿耿于怀及念念不忠保持其大国地位。英国在欧共体内经常扮演反对派的角色,在许多问题上与其他欧共体成员国意见相左,以致于脱离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之外。  [关键词]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共同农业政策    英国在战后鼓吹欧洲联合,其目的是想控制欧洲,以联合的欧洲为跳板,在东西方对峙的形势下成为世界上的第三种力量,保持昔日的大国地位。但是冷战时期欧洲联合的发展态势超出了英国预想的轨道。在被迫加入欧共体以

2、后,由于对欧共体的超国家性质始终耿耿于怀及念念不忘保持其大国地位,英国在欧共体内经常扮演反对派的角色,在许多问题上与其他欧共体成员国意见相左,以致于被人戏称为“牡蛎中的沙粒”。    一、欧共体的成立    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是煤钢共同体。煤钢共同体计划是法国人莫内首先提出的,他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欧盟之父”和“世界第一公民”。他建议把法德两国的煤和钢的全部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领导之下,该机构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放加入之门,它所作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加入国必须遵守执行;在煤钢合作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向别的部门扩展,从而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这样,煤钢共同体既消除了德国重整军备的可能,去掉了法国的疑虑,

3、又为德国从战败国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政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莫内的设想由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付诸实践。1951年4月18日,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该条约于1952年生效。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唤望穿秋水的欧洲梦终于实现了。虽然这只是一小步。  煤钢共同体成立后发展迅速,仅在煤钢两方面进行合作已经不能适应六国的需要了。于是1957年3月25日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这两个条约统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生

4、效。1967年,根据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战后英国竭力鼓吹的欧洲统一在大陆已经有了量的突破,达到了质的飞跃。虽然《罗马条约》规定欧洲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该条约实际上也蕴涵着政治联盟的目的。煤钢共同体成立后,欧洲经济发展迅速,形势一派大好。但此时的欧洲仍处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使欧洲人极不舒服,何况他们又时时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进而取得与美国和苏联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要联合自强,以便重现昔日的赫赫声势。西德总理阿登纳在煤钢共同体

5、成立后,就曾预言过欧洲通过政治一体化会达到统一。他说:“4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    二、英国对欧共体的拒绝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共图欧洲的美好前途,但却被英国拒绝了。  英国虽然在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但是英国所说的欧洲合众国,只是欧洲大陆国家的合众国,英国是不包括在内的。这一点在丘吉尔《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已经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丘吉尔曾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他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

6、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有着深深的地理、文化、历史传统背景和现实的因素。  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岛国文化。“岛国文化是一种相当独特的文化,它以一种若即若离的姿态吸附在大陆文化之旁,受到大陆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又没有被大陆文化完全同化。”英国的政治文化就与大陆文化有所不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具有强烈的“议会主权”意识。对“议会主权”的认同感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而延续下来的,已经成为英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因而,英国人本能地反对任何超国家权力

7、的机构,反对出让国家主权。岛国的位置使得英国经济对外界的依赖性比较大,较早地发展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因而,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与欧洲大陆国家差别较大。它的经济周期与大陆国家不一致。英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更接近大洋彼岸的美国。总之,岛国的位置使英国“身在曹营心在汉”,它“虽然地处欧洲,却认为自己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但这并不是说英国与欧洲大陆就没有联系,毕竟,英国的文化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