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

ID:14982814

大小:27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31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月月考(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月考(一) 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A)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章回小说的体裁惯例、叙事结构和美学典范在明代即已大备。众所周知,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尚不具备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这意味着明代作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在此关头,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给了明代文人诸多启示和灵感。而历史事实证明,明代文人大多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在结构上,中国古代建筑与明清章回小说都体现了一种组合艺术的特点

2、,它们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而且,为了适应各种功能上的需要,它们还可以不断地重复这种组合而形成更大的结构性的“群”。所以,从结构上来说,无论是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还是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回小说,其实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而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院落式”结构与明清章回小说的那种特殊的组合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经常需要扩大建筑规模,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建筑,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量”的扩大,即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做最大限

3、度的伸展。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另一种就是“数”的增加,即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这种“组合式”院落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不变,到清代的故宫,可谓达到了“组合式”院落建筑的顶峰。与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一样,西方长篇小说也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与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式”结构相对应的,则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所采用的“缀段性”结构,即小说由一段一段的故

4、事连缀而成。正因为注重“组合”,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而不是以“间”作为意义单位。在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时,中国古人一般不用“单座”的“座”,而是常用“几间几院”。“间”往往用于计算“单座建筑”的大小,其实就是最小的房屋计量单位。至于“院”,则是用来表示建筑群的概念,也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几个“单座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从东南西北四方进行围合,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建筑群——“院”,更大的建筑群则是多个“院”的组合和勾连。一些大型建筑群,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抓住“院”这个基本单位,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与“间”对应的是“回”。“回”在章回小说中,就

5、像“间”在古典建筑中一样,仅仅是一个“计量单位”,其作用性并不明显。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也存在一个类似“院”一样的意义单位。多个“院”构成“院落式”结构,而这正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典型特征。(摘编自龙迪勇《建筑空间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明代以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还没有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B.明代文人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他们从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中得到诸多启示和灵感,使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得更加成熟。C.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和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回小说,在结构上都是

6、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D.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扩大建筑规模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但因为各自的文化传统不同,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存在差异。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建筑强调“量”的扩大,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做最大限度的伸展;中国古典建筑注重“数”的增加,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座数极多的建筑群。B.中国古典建筑的“组合式”院落建筑格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故宫这样的“组合式”院落建筑的巅峰之作。C.中国古人常用“几间几院”来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

7、是后面的正房大院。”D.“院”是用来表示建筑群的概念,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也是理解一些看上去非常复杂的大型建筑群的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的基本单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概念虽然出现较早,但明代作家在章回小说创作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B.西方长篇小说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这种结构模式受到了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