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

ID:14998250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_第1页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_第2页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_第3页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_第4页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摘要】为保证财物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经营效率、决策理性等,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先后提出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等各种控制规范和措施。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指出三者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三者“各自为政”。在论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风险管理概念,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大”风险管理    自企业诞生之日起,舞弊、欺诈频频发生,起初人们认为是内部控

2、制出了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规范和措施;但事实证明大部分公司经营失败不是权力制衡出现问题,而是由于公司治理中的决策机制存在问题、决策过程缺乏监督机制,无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决策(JohnPound,1995),管理层有机会和能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因而,人们开始以公司治理作为突破点研究内部控制。此后,巴林银行倒闭、安然和世界通信等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爆发,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对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认为内部控制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StephenJ.Root,1998)。  当前,国内也是内

3、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规范并存: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治理的依据是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风险管理的依据则是国资委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近年来,国内财务舞弊、欺诈、内部人控制现象越发严重,理论上、实践上都急需对三者的关系有明确的界定。    一、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研究回顾    关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解释,其中,多数学者以

4、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进行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前后,少数学者开始将三者的关系纳入研究范围。  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控制论,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如阎达五(2001)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二是嵌合论,李连华(2005)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者的关系描述为嵌合关系;三是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如杨雄胜(2005)认为,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

5、设。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中明确指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范围广得多;二是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加拿大COCO报告(1995)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MatthewLeitch5(2004)认为,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差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变得越来越广,正在变为同一事物。  将三者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见。谢志华(20

6、07)认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三者本质上具有相同性。马正凯(2008)认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都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都是为了进行风险控制。  从上述回顾中能够看出,理论界已经公认三者关系密切,但是对于三者在概念的外延方面没有统一的观点,更没有形成内在一致的概念体系,这种状况阻碍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的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在企业大力推行内部控制,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规范设计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7、反映出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还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张立民、唐松华,2007)。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规范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基础性法规(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二是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工作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三是各行业监管机构发布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四是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颁布的内部控制框架指引(《中央企  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五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我国频繁颁布的有关内部控制的

8、法律规范说明,一方面,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我国在这方面还未形成有效的系统性法律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救火式”的较多,对未来风险考虑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规范不成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