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临江仙.3ppt

苏轼 临江仙.3ppt

ID:1502742

大小:1.5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1-12

苏轼 临江仙.3ppt_第1页
苏轼 临江仙.3ppt_第2页
苏轼 临江仙.3ppt_第3页
苏轼 临江仙.3ppt_第4页
苏轼 临江仙.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 临江仙.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江仙》苏轼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屡遭贬谪。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他的一生又是不屈不挠、乐观旷达的一生。三次遭贬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乌台诗案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人诬陷苏轼作诗讽刺新法,苏轼因此被捕下狱。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2.59岁时被贬往惠州(今广州岭南)。3.62岁又被贬至更加偏僻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到65岁才遇赦北归。《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2、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画像黃州是创作的高峰期《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東去)《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临江仙》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二、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临皋:地名,位于黄州南江边,作者的寓所。东坡: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名之东坡,筑室于此,作

3、为游息之所,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记叙深秋之夜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展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和渴望解脱、自由的心情。《避暑录话》记载:苏轼作了这首词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吓得郡守匆忙寻找,发现“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临江仙》一词便记载了他的这种旷达。上阕: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醒复醉”:以酒浇愁,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三、文本分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

4、来的情景: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倚杖听江声苍茫的夜空下,荒凉的大江边,作者手拄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大自然仿佛已融为一体。 一个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上阕以动衬静,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对于历尽宦海风波的苏轼来说,置身于宁静的大自然中,会感到一种精神的解脱。下阕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化用《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句,《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

5、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风静縠纹平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江面的风平浪静,也是词人此时心境完全趋于平静的象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1.内涵分析反映了词人心理转变过程的三个层面饮酒时的痛苦置身于静谧自然环境中心灵所达到的平和经过痛苦的反思后超然于世的豁达2.艺术特点(1)风格旷达(2)以哲理入词、以古语入词(3)写景、抒情、说理相融合《定风波》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

6、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旷达词:表现苏轼潇洒飘逸、乐观开朗情怀最能代表苏轼思想性格特点“东坡词旷,稼轩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苏轼书法作品四、苏轼的人格魅力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经历磨难却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林语堂《苏东坡传》: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的,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处世态度: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赋予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能力。題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贬谪:此心安处是吾乡。黄州:一蓑烟雨任平生。1.修炼瑜伽静坐冥想,使身心和谐的运动方式。2.“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见黄州市面猪肉价贱,人们不大吃它

7、,便亲自烹调猪肉。作打油诗《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儋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一位智慧人物。他不但为文学史提供了许多传世精品,而且在如何对待和处理人生方面也给我们以启迪和榜样。本课结束,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