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ID:15117512

大小: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_第1页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_第2页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_第3页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_第4页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与输血量、抗-HCV和ALT筛检献血血液、国内厂商的抗-HCV试剂盒质量的关系。方法:抗-HCV采用ELISA检测,ALT用速率法测定,HCV-RNA用RT-PCR定性测定,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X呈正相关。输入异常ALT水平组血液的患者比输入正常ALT水平组血液的患者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χ2=7.00,P<0.001),输入经抗-HCV筛检的血液比输入未经抗-HCV筛检的血液的丙肝发生率减少

2、79.76%,有非常显著的意义(χ2=315.06,P<0.001)。献血者ALT异常数与抗-HCV阳性两者有关联性(χ2=176.81,P<0.001),但关系很疏远(Pearson列联系数C=0.046)。国产ELISA抗-HCV试剂盒的弱阳性重复性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P>0.05),合计弱阳性重复性符合率是62.84%,不确定率是37.16%;总体阳性重复性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0.02,P<0.001),合计总阳性重复性符合率是90.01%,总不确定率是9.99%

3、。两次配对比较都证实国产ELISA抗-HCV试剂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8.05,χ2=30.11,P<0.01)。结论:随着输血量的增大,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大,符合Frost-Reed模型。血站的ALT检测有必要应该IFCC推荐方法,规范操作,减少误差,保证血液安全。建议血站用高质量的ELISA抗-HCV试剂,并增加HCV-Ag或HCV-RNA检测以缩短感染的“窗口期”13,减少HCV病毒感染的残余风险度,保证输血安全。【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HCV)抗HCV输血ALT输血及血液制品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4、的主要途径[1,2],而且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又称输血后丙型肝炎,简称输血性丙型肝炎)在临床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受血者中常有发生。理论上分析,受血者输血后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等输血性传染病是判断血液是否安全、检测技术是否合格的金标准。伴随临床疾病的不断发生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价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与输血相关因素的关系已迫在眉睫。本研究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的采集和检测两方面的影响分析输血相关因素与丙型肝炎输血感染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确定输血后丙肝的诊断标准:病例取自本地区1989年至2004年各

5、医院临床输血患者,诊断标准参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①发病前有输血史;②受血后半年内,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的临床表现;③血清学检查除外急性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④13抗-C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  1.2抗-HCV检测采用ELISA国产试剂。厂商分别为万泰、新创、科华等,用瑞士产“FAME-2420”和“STAR-8通道”两台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均在使用期内,且低值2NCU/L的S/CO在“即刻法”室内质控范围

6、之内。  1.3HCV-RNA检测RNA提取采用常规胍酸-酚-氯仿法,按文献[4]操作,设空白对照及弱阳性对照。HCV-RNA检测采用RT-PCR法用逆转录和cDNA扩增“一步”法,按文献[5]合成逆转录引物和针对5′-NCR的cDNA引物,并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其他指标检测HAV、HBV、HEV标志物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LT活性测定应用连续监测法,ALT试剂盒分别为德国进口GmbH公司的双试剂和上海长征的混合试剂,用Olympuse-2700全自动生化仪,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13  1.5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及相关回归

7、分析。  2结果  2.1输血量与输血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生的关系随机调查1989年~1993年5年间本地区大医院2340例受血者。输血性丙型肝炎感染发病者为:受血者输血2周后ALT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无甲、乙肝炎病毒感染,有肝病临床表现的患者,且抗-HCV阳性和/或HCV-RNART-PCR阳性者。感染总数499人次。按用血量(1U=200ml)分组,输血量X(U)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Y(%)的直线回归方程:Y=16.37+0.81X;相关系数r=0.846;相关系数检验t=7.616,P<0.001;决定系数R2=0.7161。结果表

8、明输血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呈正相关,随着输血量增大,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发生率增大。  2.2抗-HCV筛检献血员及血液制品与受血者丙型肝炎感染的关系13用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