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ID:15124680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1页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2页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3页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4页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患者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的临床意义【关键词】乙肝乙肝三系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有1.2亿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000万~3000万人,其中每年约30万人进展到肝硬化、肝癌[1]。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然而HBsAg(+)并不代表着疾病的活动和需要治疗,作为基层的医生,掌握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乙肝三系、HBV-DNA检测

2、,结合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龙游县中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457例,其中男性388例,女性69例,年龄3~77岁,平均年龄(32.12±15.71)岁。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阳性(+)者114例,HBeAg阴性(-)者343例。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乙肝诊断标准[2],未经抗病毒治疗,并排除合并甲、丙、丁、戊、庚型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药物性、

3、自身免疫性或代谢性肝病。5  1.2 方法 ①血清标志物指: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Bsurfaceantibody,抗-HBs)、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Beantibody,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Bcoreantibody,抗-HBc)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法,试剂由上海科华或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②HBV-DNA定量测定:采用PCR体外扩增检测技术,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该试剂盒的检测下限为1.0×103copies/ml,用罗氏4

4、80实时荧光定量仪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③肝功能检测采用DimenSi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DimenSion原装试剂;④B超测定肝、脾质地、大小,以肝脏回声光点增粗以及脾脏厚度增加视为异常。  分别就HBeAg(+)、HBeAg(-)患者对年龄、肝功能、HBV-DNA载量、B超检查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HBeAg(+)者年龄分布与肝功能、HBV-DNA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HBeAg(+)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大,检测到HBV-DNA含量比率逐渐下降,而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脾异常者的比率逐渐增加。5

5、  2.2 HBeAg(-)者年龄分布与肝功能,HBV-DNA情况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HBeAg(-)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大,检测到HBV-DNA载量比率逐渐下降,而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脾异常者的比率逐渐增加。  3 讨论  HBV血清标志5物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指标。它主要反映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而且HBV血清标志物复杂多样,临床上难以根据这些结果对HBV感染复制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血清中HBV-DNA定量是反映病毒复制的最直接标志,是评价传染性的最可靠的方法,荧光定量PC

6、R技术能从DNA水平鉴别乙肝病毒的活动,对HBeAg(-)患者尤为重要,是判断病情与预后、衡量抗病毒疗效的关键指标[3]。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3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2]。在基层医院,很多医生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存在误区,认为只要HBV-DNA为阳性即应抗病毒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HBeAg(+)患者,仅有一部分人为肝功能异常患者。这部分人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人群。并且HBeAg(+)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大,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脾异常者的比率逐渐增加,这充分说明了HBeAg(+)患者即使肝功能

7、正常,但是随着年龄增大,仍存在病情进展的风险,所以这部分病人是需要定期随访的。  同样本次研究数据表明HBeAg(-)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功能以及肝脾异常也逐渐增多,在35岁以后较为明显,可能与此年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完善,开始了自身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有关。在HBeAg(-)者中存在HBV-DNA>104copies/ml,肝功能异常,这一部分人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免疫清除,体内仍有肝炎病毒复制,可能伴有HBV前C区变异,这种变异导致不能产生HBeAg,但不影响HBV复制和传播,这些病人均属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范围。HBV前C变异与

8、乙型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活动加剧,重型肝炎和肝癌有关。因此,对于HBeAg(-),而HBV-DNA水平较高的病人应给予重视。  乙肝在中国主要以母婴传播为主,其它一部分为血液、体液性、医源性、性接触等传播。然而HBsA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