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

ID:1518402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_第1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_第2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_第3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_第4页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诊治体会【摘要】目的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胸外轻度加压包扎,发现皮下积液后,及时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结果48例中,皮下积液10例,占20.8%,积液相对较少,治疗时间缩短。结论皮下积液是可以预防和及早治疗的,应积极主动的预防和治疗。【关键词】乳腺肿瘤;根治术;皮下积液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1],多发生于40~60岁的女性患者,以FHIT基因缺失妇女最多[2]。目前乳腺癌多以根治术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射治疗和激素治疗。根治术要求分离皮瓣上至锁骨,内侧至胸骨,外侧至背阔肌前缘,下至腹直肌前鞘。创面较大,皮肤缝合后皮下为

2、一潜在腔隙,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3]。本文总结了我院从1998年1月~2008年9月乳癌手术的治疗情况,并对这一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本组48例,均为女性,年龄38~70岁,平均50岁。均为2~3期患者,其中2期30例,3期18例。根治18例,改良根治30例。纵切口18例,横切口30例。均为电刀切除,皮下积液发生10例,占20.8%。1.2治疗方法手术创面彻底止血,放置2根引流管负压持续吸引,胸外轻度均匀加压。术后1~2天第1次换药,换药时不要推动皮瓣,若无皮下积液5~7天引流量少于10~15ml时可拔管。皮下积液发生后,积液小面积小

3、时穿刺抽吸,吸空后轻度加压包扎。以后每日或隔日换药,需多次穿刺抽吸。多时可敞开引流管或置输液管引流。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1.3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切口和皮下感染,10例皮下积液的患者中,穿刺抽吸8例,术后平均14天痊愈,敞开引流1例,置管引流1例,术后平均21天痊愈。2讨论2.1皮下积液的原因5皮下积液为乳腺癌根治术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引起皮下积液的原因很多,主要为:(1)切除面积大,出血点多,加之止血不够彻底,容易形成皮下积血;(2)乳房的淋巴网甚为丰富,如果术中未能将较大的淋巴管逐一结扎,将形成淋巴漏,致淋巴积液;(3)术中与使用高频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脂肪组织的

4、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液化,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4)术后引流管拔除过早、首次换药后外加压包扎不均匀或过松,患者患侧肩关节过早或过度外展活动。2.2皮下积液的治疗单纯皮下积液,经过几次穿刺抽吸一般都能治愈,不需要拆开缝线引流;如出现堵塞,用注射器反复抽吸,必要时可推入生理盐水冲开引流管堵塞处;合并皮瓣坏死时应先使引流量减少,而后剪除坏死组织、换药等治疗。若积液多或面积大,顽固性皮下积液多因引流管不通畅引起,可重新置管引流;拔出原引流管,沿原孔插人头端多空的输液管到积液腔

5、中,引出积液轻度均匀加压包扎,外接负压吸引器。这样做能明显缩短病程。对于传统的积液区注射四环素、红霉素、高渗葡萄糖等治疗皮下积液的方法,因效果欠佳,且局部刺激症状重,有增加局部感染的危险,不主张应用[4]。近来报道喷涂纤维蛋白黏合剂可减少积液发生[5],可以使用。2.3皮下积液的预防5术后皮下积液、积血使皮瓣与胸壁分离,新生毛细血管不能长入皮瓣,皮瓣无法获得血供重建而发生坏死。皮下积液一般在术后4~5天出现,多位于锁骨下方近腋窝部,引流管应放于此外。通过放置引流管,负压吸引,使此处皮下积液易发区充分引流。皮下腔隙形成负压,皮瓣与胸肌易于均匀粘着,并能很快建立血供。轻度均匀加压包扎有

6、利于皮瓣固定减少死腔。减少皮下积液关键在于:(1)术中采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而后用手术刀游离皮瓣距离切口约5cm,然后再用电刀游离余下皮瓣,创面彻底止血,缝合切口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将已脱落的坏死组织冲洗掉。(2)为避免形成淋巴漏,在清扫淋巴结时尽可能将淋巴管逐一结扎,对大血管丝线结扎、胸廓内动静脉肋间穿支的出血点用丝线缝扎止血。(3)保持术后引流管通畅,胸骨旁、侧胸壁各放置引流管一根,从内外侧皮瓣下缘分别戳孔引出、固定,戳孔不宜太大,缝合固定引流管后要不漏气,缝合皮肤时皮肤对合要良好,用吸引器排尽积气、积液,分别接负压引流,保持负压状态,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

7、畅。(4)引流管拔除时间不宜太早,术后在保持引流管通畅有效的情况下,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拔管前24h引流量<15ml时拔除引流管比较合理[6]。拔除太早因皮瓣未与胸壁完全贴合、成活,创面仍有渗液形成或积聚。拔管时应先拔内侧管,根据引流量一般2周左右再拔除外侧管,因外侧皮瓣位置低,积液较多。(5)皮下积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体质、肥胖程度、术后护理等都可能影响积液的发生。因此解决积液问题要多方面考虑,而减少死腔、减少渗液机会、保证充分的引流是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