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

ID:15188156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_第1页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_第2页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_第3页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_第4页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供应链融资模型及其风险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探讨借助供应链进行融资的新型模式,并总结了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风险。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层次分析法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金考验。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抵押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加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是担保,而担保的成本很高,包含银行贷款成本、担保成本及反担保成本,造成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很难获得资金支持。    供应链融资模

2、型构建及发展前景    基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日益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倡各种形式的融资创新,并给予一些奖励措施,激励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当然,作为融资主体的金融机构,需要充分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审慎开发中小企业市场。而供应链融资的低风险和低门槛,逐步成为适应中小企业的有效产品。  (一)供应链融资模型8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中,传统的融资模式割裂地看待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企业,分别授信、分别管理。然而上下游企业规模不大,授信难度和风险都很大。而供应链融资是依托核心企业,将供应链上下游看作一个整体,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

3、供应商、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的一种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商业业务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的灵敏性。  模型1:针对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融资模型,见图1所示。  模型2:针对下游经销商的供应链融资模型,见图2所示。  (二)供应链融资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四个因素决定了供应链融资方案将长期存在。  首先,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系统的不断改革和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国内银行面临日益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和日益同质化的金融产品,维系自己的核心客户和开拓新的客户,都需要银行不断创

4、新,尤其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而过度地开发和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将很难控制风险,因此开发风险较低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的必然选择。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核心企业,来开拓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更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产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市场,将获取大量的中小企业存款、代收代付等多种中间业务。8  其次,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现有担保体系不够完善且融资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渴望金融机构能够开发一种产品,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抵押,融资便捷且成本低,而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的是核心企业稳定的经营能力和良好的信誉,依托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库存质押

5、或应收账款质押,为合作伙伴提供融资,填补了目前金融产品的空白,预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的需要。伴随着品牌打造、技术创新、兼并和重组,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企业在世界级供应链的分工中成为核心企业。以他们为核心的供应链的成长是国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而有效的金融支持将促进和加速这些供应链的成长。   最后,国内已经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IT领域的联想、华为、中兴、方正、同方、浪潮、爱国者、烽火科技等,他们都是市场化经济中的佼佼者,遵从市场运行规则,重视商务谈判和合作,严格按照商务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执行。对于上游供应商,可

6、以给予基于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产品。  基于以上的判断,供应链金融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供应链融资属于新兴领域,在带给中小企业客户融资便捷的同时,有必要对银行存在哪些风险、哪些可以控制、哪些不能控制进行研究。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供应链融资风险8  选择层次分析法,原因在于层次分析法能够将一个复杂系统的所有影响因素建立起彼此相关的层次递阶系统结构,下一层因素受上一层次因素的支配,上一层因素受下一层因素影响,从而将问题剖析清楚。按照层次分析法,将供应链融资风险划分如图3所示。按照风险产生的主体划分,能够非常清晰准确地描

7、述供应链融资的整体风险。  核心企业及合作伙伴的风险都来源于三个方面,行业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行业风险衡量企业所在行业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对金融机构产生的潜在风险;经营风险衡量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力,体现企业的付款能力;信用风险则衡量企业的付款意愿。合作风险来源于合同本身缺陷带来的合同风险,及双方存在的利益分歧而带来的违约风险。   各个风险指标的评估值,可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测算,如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从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周转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而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利用层次分析建立判断矩阵来获得,当CR<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

8、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