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

ID:15188383

大小:4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1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_第1页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_第2页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_第3页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_第4页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关键词】糖尿病  1921年,Banting和Best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能降低糖尿病动物血糖的浸出液后,不到半年即在1例年仅14岁的男孩身上首先试用,并使他的血糖降至正常,糖尿和酮尿消失,自我感觉良好,由此开创了人类胰岛素治疗的历史[1]。此后70多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胰岛素制剂不断发展的同时,胰岛素应用技术亦不断完善。现就2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如下。  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涉及三方面的异常,即肝糖输出过多,胰岛素分泌减少和外周胰岛素抵抗,其

2、肝糖的基础生成率是空腹血糖的主要决定因素。2型糖尿病还和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其他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压病和血脂紊乱有关,这些因素更加速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时,要减少低血糖发生,减少体重增加和保持合理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抑制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敏感,后者决定于外周糖利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减少为主要异常,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因此,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降糖药不太敏感,但控制高血糖所需胰岛素剂量较肥胖患者少。14  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高血糖所致

3、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胰岛素治疗和其他降糖治疗,如饮食控制、锻炼和口服降糖药一样,通过降低甘油三酯的底物,自由脂肪酸和血糖而改善2型糖尿病的异常脂血症。胰岛素治疗虽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但患者的脂蛋白成分显示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血糖得以控制,另一方面,胰岛素激活了脂蛋白酯酶,所以,强化胰岛素治疗还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脂蛋白糖基化和氧化,这些对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良好效果。另外,2型糖尿病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望降低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高血糖降低,使许多急性症状,如烦渴、多尿、睡眠不

4、好、伤口不易愈合和一般健康不良,均可得到改善。  1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指征  近年来,对于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倾向于积极使用胰岛素,但对用药指征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国外学者认为,经口服药、饮食控制及体力锻炼,空腹血糖>7.8mmol/L或HbA1c>8%时,应使用胰岛素[2]14。国内学者亦提出更具体的相似看法,通过饮食控制、锻炼和足量的口服药,如优降糖15mg/d或(及)二甲双胍仍不能将空腹血糖降到7.8mmol/L,就有用胰岛素指征;不管任何时候当白天的血糖>25.

5、0mmol/L(450mg/dl)或空腹血糖>16.7mmol/L(300mg/dl),有症状,有或无急性并发症,均应使用胰岛素;空腹血糖>16.7mmol/L或糖耐量2h血糖>27.8mmol/L一般需用或加用胰岛素,空腹血糖<11.1mmol/L(180mg/dl)或糖耐量2h血糖<16.7mmol/L,一般不用胰岛素,两者之间可结合临床用药[3,4]。  在考虑人为高胰岛素血症利弊时,更侧重于“血糖控制达标”。DCCT与UKPDS的研究更看重血糖持续的“达标”,在防止或延缓并发症方

6、面所带来的巨大价值UKPDS明确重申,为减少并发症,血糖需长期严格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一点和DCCT观点一致。UKPDS的控制标准是<6mmol/L,有严重并发症、年高者及低血糖危险等特殊情况者可作为例外。那么具体指征是什么呢?下面几项可供参考,为控制代谢紊乱需使用胰岛素:这其中的含义是胰岛素的使用不是终生的,或未必是终生的,可能只是在一个阶段使用。  1.12型糖尿病并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乳酸酸中毒等,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1.22型糖尿病并急性应激状态如并发急性严重感染、

7、肺结核、大手术、外伤等,在应激阶段需使用胰岛素。  1.32型糖尿病并慢性严重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超过Ⅲ14期时,应改用胰岛素治疗,此时胰岛素的使用,很可能是相当长乃至终生。  1.4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只要是需用药物治疗,就一定使用胰岛素,而不使用口服降糖药。当然也可以什么药也不用。  1.5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达标主要是指磺脲药继发性失效:足量(一般指6片/d),优降糖15mg,达美康320mg,糖适平180mg,美吡达30mg等;足够时间,一般指3个月,不少于1个月;未良好控制指FBG>11.1mmol/

8、L,PPG>13.9mmol/L,24h尿糖>20g。此时可改用或长期地使用胰岛素。  1.6高血糖中毒即高血糖失效症,继发性B细胞功能失调,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进一步转化成胰岛素所需时间约3h,在高血糖时高糖可抑制蛋白分解酶的活性,造成转化缓慢,以致胰岛素原增多,而胰岛素不足。此时使用胰岛素不仅是替代,更重要的是血糖下降,解除对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