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

ID:15189186

大小:3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1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_第1页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_第2页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_第3页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_第4页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探讨【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结果12例中2例行肾切除加输尿管大部切除术,10例行病变输尿管节段性切除术加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术后10例获4-36个月随访,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结论肾盂输尿管造影有助于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必要时可行手术探查。输尿管镜是诊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输尿管息肉外科手术肾盂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原发性输尿管息肉临床少见,属输尿管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下患者,病程较长,术前误诊率高,易导致不必要的肾输尿管切除。我

2、院于199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12例,现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3-54岁,平均32.5岁;病程4个月-6年。汉族7例,回族5例。12例均无上尿路结石及反复上尿路感染史。输尿管息肉位于左侧8例,右侧4例;输尿管上段10例,下段2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腰痛与血尿,其中腰痛6例,肉眼血尿3例,两者兼有2例。输尿管息肉自尿道外口脱出而就诊者1例。B超检查12例,均提示患侧肾积水,但无1例探及输尿管内有占位性病变。其中肾重度积水肾皮质菲薄者2例。IVU检查12

3、例,2例患肾未显影,其余10例有不同程度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4例输尿管未显影,2例考虑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UPJO),2例可见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10例行逆行性造影(RGP),6例有充盈缺损。2例膀胱镜检发现输尿管息肉凸向膀胱,其中1例输尿管息肉自尿道外口脱出。5例CT平扫加增强,2例发现增强后期扩张的输尿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余3例未发现占位性病变。MRU扫描3例,1例MR平扫T2WI发现高信号管腔内低信号充盈缺损,余2例诊断为UPJO。12例术前查尿脱落细胞为阴性。1.2治疗方法12例均根据影像学提示对梗阻部位进行探查手术,单发7例,多发

4、5例,术中见息肉最长的达20cm,其中2例(合并UPJO)因肾重度积水无功能,行肾及输尿管大部切除术,8例行输尿管病变段切除加肾盂成形术,2例行输尿管病变段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结果81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10例获4-36个月随访,均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患肾功能良好,无明显输尿管狭窄或肾积水。3讨论原发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创伤、梗阻、慢性刺激、激素失衡、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12]。输尿管上皮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上皮化生或增殖导致息肉形成。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来源于中

5、胚层组织,是输尿管组织错构性增生,不是真性肿瘤。肉眼观为单个或多个微小而表面光滑的蠕虫样息肉,长短不一,呈灰白色,大多细长有蒂,漂浮于输尿管内,可沿管腔深入膀胱,多发者常有共同的基底。光镜下中央轴索部分为纤维血管组成,有少量平滑肌纤维,后者与输尿管相连续,表面被覆移行上皮,有时黏膜因糜烂而消失,在纤维血管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8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多见于左侧输尿管,本组病例左侧8例,与文献报道相符。可发生于输尿管任何部位,但多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大约60%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本组病例上段10例。可单发或多发,约70%为男性患者,本组病例男性7

6、例。从婴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输尿管息肉大多没有症状,只有当息肉引起输尿管梗阻后出现临床症状,多以患侧腰痛为主,当息肉出现炎症表皮糜烂时,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若合并重度积水则可触及包块。本组11例以腰痛和(或)血尿就诊,另1例因输尿管息肉自尿道外口脱出而就诊。也有因输尿管套叠致急性腰痛和血尿而就诊者[3]。本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本组12例B超均发现肾脏积水和(或)输尿管扩张。输尿管下段息肉可拖入膀胱而误诊为膀胱肿瘤或结石。本组有2例因输尿管下段

7、息肉拖入膀胱而B超诊断为膀胱占位行膀胱镜检查而确诊。B超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有一定困难。X线是拟诊输尿管息肉的重要检查手段,IVU和(或)逆行造影检查提示输尿管腔内有充盈缺损、周围光滑、境界清楚、有蒂、可活动等,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施明等[4]认为电视观察到“蚯蚓蠕动征”对输尿管息肉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本组10例行逆行造影,6例发现有充盈缺损,未能发现充盈缺损者可能与息肉位置变动有关。本组CT检查5例,2例发现增强后期扩张输尿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证明CT扫描有助于本病的诊断[5]。MRU可显示扩张的肾盂输尿管及梗阻部位,可部分替代逆行造影检查

8、,本组MRU检查3例,仅81例T2WI发现高信号管腔内低信号充盈缺损,其他2例诊断为UPJO。据报道由输尿管上段纤维上皮性息肉所致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约占UPJO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