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ID:15193288

大小:7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_第1页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_第2页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_第3页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_第4页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年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一、介绍答辩委员会主席、成员、秘书二、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宣布答辩会程序、要求与注意事项:1.论文报告时间为15分钟,在剩余3分钟时给予提示。申请人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论文报告。2.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申请人回答问题。在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后,其他与会者可以提问。答辩总时间为10分钟,到时结束答辩。3.提问应明确、简练;回答应紧扣问题。4.为保持会场秩序,请与会者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5.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提示时间。正式程序(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控制报告和答辩时间;

2、秘书负责报时和提示):1.请申请人__________进行论文报告。2.请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申请人回答问题。3.请与会者提问,申请人回答问题。4.宣布申请人的论文答辩结束。三、答辩委员会会议1.参阅论文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的评语,对论文进行评议。2.答辩委员会委员独立对论文评分。秘书负责统计论文得分,得分为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其余分数的平均值。3.对论文能否通过和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进行表决。秘书负责统计表决票,并将表决结果和论文得分填入《学位申请表》。填写内容为:学位论文总评分分。建议授予(或不授予)硕士学位。4.主席

3、须在《学位申请表》中填写意见并签名。5.商定对论文的学术评语。四、复会,答辩委员会召集人(第一位)主持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申请人__________已通过(未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授予(不授予)申请人硕士学位。五、其他51.研究生须将《学位申请表》2份交答辩小组秘书。答辩会后,秘书和主席须在《学位申请表》中的相应栏签名。2.答辩会后,研究生本人须将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情况整理好,填入《学位申请表》中的相应栏,并于答辩会后第二天交回学院研究生秘书。3.答辩委员会成员须

4、按排定的名单,提前拟好“答辩委员会评语”初稿,并于答辩会后的第二天内将修改好的评语电子版发给学院研究生秘书邮箱(125900519@qq.com)。评语统一为Word文件,文件名如:“张三的论文评语”;B5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正文宋体,小4号字,1.5倍行距,文本的第一行须如:“张三的论文评语:”。4.学院研究生秘书收齐《学位申请表》,按统一规格打印答辩委员会学术评语并粘贴到《学位申请表》中。5.《学位申请表》上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签署意见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6.研究生须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修改论文,正式打

5、印规定份数上交学校有关部门,同时交3册到学院(资料室2册,存档1册)。5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安排表第一组时间: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14:00地点:体综楼311教室顺序答辩人论文题目指导教师评语起草人答辩委员会主席1叶永进福州市公立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研究方千华王润斌蔡向阳2沈毅容厦门城市品牌与体育产业发展关联研究翁飚王润斌3俞申兵福州市社区草根健身团队发展现状调查研究韩淑艳徐建华4蔡少雄影响泉州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实证研究蔡向阳徐建华方千华5徐伟江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可持续性发展研

6、究朱桂林蔡向阳6陈加志创新性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的研究――以泉州市区中学实施“五祖拳健身操”教学为例高松龄蔡向阳7刘满江新余学院学生体质分析研究朱桂林蔡向阳备注答辩委员会成员:方千华(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蔡向阳(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高松龄(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王润斌(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徐建华(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秘书:王润斌5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安排表第二组时间: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14:00地点:体综楼312教室顺序答辩人论文题目指导教

7、师评语起草人答辩委员会主席1谢谊江西省新余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运营状况的研究方熙嫦吴燕丹吴燕丹2李俊峰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课余体育锻炼对中职学生智能影响研究---以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林立朱昌义3梁艳刚基于不同“体块”组合的力量练习模式研究——初一男生引体向上练习的个案分析朱昌义许文鑫4章连圳大学生运动友谊质量与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研究——以闽南科技学院为例许文鑫朱昌义5梁志斌“特奥融合学校计划”活动设计的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州市开智学校为例吴燕丹郑祥荣方熙嫦6黄晓琴福建省青少年蹦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郑祥荣

8、许文鑫7徐剑伟福州市初中体育教师的胜任力、工作绩效及其关系的研究许文鑫朱昌义备注答辩委员会成员:方熙嫦(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吴燕丹(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林立(闽江学院,教授)朱昌义(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许文鑫(福建师大体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