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

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

ID:15193780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_第1页
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_第2页
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宫腔粘连(IUA)是宫腔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当宫腔内手术操作破坏了大面积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而子宫底部以及双侧输卵管口部的子宫内膜破坏不够充分,同时又合并术后感染时,则可能继发术后宫腔粘连。其发生率甚低,文献报道甚少。【关键词】宫腔粘连并发宫腔积血治疗1.病因子宫是一个具有潜在腔隙的器官,正常情况下,前后壁紧贴但并不会发生粘连,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对于小范围的宫腔操作,只要子宫内膜基底层不受损伤,或者即使部分子宫内膜基底层受到损伤,而对侧内膜层完整,没有形

2、成粗糙面,则受损部位的内膜能够很快再生修复创面,不会引起粘连。当宫腔内手术操作破坏了大面积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而子宫底部以及双侧输卵管口部的子宫内膜破坏不够充分,同时又合并术后感染时,则可能继发术后宫腔粘连。故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术及多发黏膜下肌瘤的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术后易发生宫腔粘连,单发黏膜下肌瘤的TCRM、TCRP、TCRS等术后罕见宫腔粘连发生。2.临床表现继发于宫腔镜手术后的宫腔粘连,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根据子宫内膜破坏的程度可出现闭经或极少量月经。宫腔镜检查见宫腔极度狭窄,形

3、似“管桶状”3,只能看到粘连面水平以下的部分宫腔;B超可见宫腔水平有液性暗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可以了解粘连的部位、范围以及距子宫颈口的距离等。轻度宫腔粘连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根据子宫内膜破坏的程度可出现闭经或极少量月经。3.治疗对于宫腔镜手术后有症状的宫腔粘连可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治疗。(1)超声介导探扩宫腔:在腹部B超扫查下了解子宫位置、宫颈管与子宫体之间的屈度、粘连水平上方液性暗区的范围、粘连下缘与宫颈口的距离,然后放入探针沿子宫中线探测宫示方向,稍稍用力向前推动探针,然后左右摆动探针,凭手的感

4、觉分离粘连,待有暗红色或咖啡样陈旧血流出后,再用Hegar扩张器逐号扩张至6~7号,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如粘连区域广泛,探针探扩失败,可通过再次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按上述方法探针先探扩宫腔并用Hegar扩宫器扩张宫颈,置入手术宫腔镜,然后在直视下利用环形电极切割粘连带,也可以用针状电极分离粘连面。宫腔镜术后的粘连多为纤维肌肉组织粘连,粘连面广,缺乏内膜标志,故分离过程须在B超监护下进行,避免盲目分离引起子宫肌壁的过度损伤,导致术中大出血或子宫穿孔。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进行分

5、离的目的不是为了重建宫腔,而只是为了解除宫腔积血或积液,缓解周期性腹痛,在分离过程中,不必暴露双侧输卵管口部位,能使残存的积血完全排出即可。3罕见情况下,TCRM术后宫腔粘连合并妊娠,粘连的瘢痕限制了妊娠囊的发育,而将妊娠囊挤向无粘连的间隙处,在人工流产时可导致超声波定位和手术的困难,在超声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3)子宫切除术:对于上述治疗方法无效或子宫体部粘连面致密广泛,输卵管口区域有积血而患者痛经症状严重时,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4.预防宫腔镜手术后定期复查、探扩宫腔是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有效措施。McCausland等

6、行部分宫内吸引(EA)术治疗无深部子宫腺肌病的月经过多患者,其宫腔形态正常,术时只破坏子宫前壁和子宫后壁的内膜,避开子宫角部,子宫后壁活检测定子宫腺肌病的深度,术后评价宫腔有无粘连。随访3年以上,无发生宫腔粘连和积血者,认为部分宫内吸引术治疗无深部子宫腺肌病的月经过多有效,不引起宫腔粘连和积血,可能不会延误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参考文献[1]杨志伟,等.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初步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9):699~701.[2]杨丽莉,等.超声诊断宫腔内粘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4):297

7、~2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