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

ID:15199996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_第1页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_第2页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_第3页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_第4页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中医辨证论治【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发热;辨证论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多因贫血、发热或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就诊,其中半数以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较高。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但因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极易发生感染而发热。所以及时、正确地控制发热,对于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能否顺利进行、疗效的高低及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发热的病因多样,这在急性白血病发热中得到突出的验证,就其发热的病机探讨、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调护、预防,日益受到中医界血液病学者的关注。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作一

2、探讨。  1辨证  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内外之分,究其病因,“正气亏虚”为其内因,“邪毒内蕴”为其外因,即致病因素。急性白血病发热与此内外二因有着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内伤发热;②癌瘤发热;③感邪发热。内伤发热与癌瘤发热均属非感染性发热范畴,感邪发热为感染性发热。三者均以正气亏虚、邪毒内蕴为基础。其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1.1内伤发热5  内伤发热主因白血病患者素有正气不足,邪毒内蕴,伤营血,损骨髓,骨髓瘀滞,新血难生,日久即气血渐亏,气阴两虚。气虚,阴火内生,为气虚发热,表现为发热、头晕乏力、气短懒言、

3、易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为血虚发热,表现为低热、倦怠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阴虚则阳盛,水不制火,阳热亢盛,为阴虚发热,表现为午后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颧红、盗汗、口干、便结、尿黄而少、舌质干红、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数。  发病过程中血虚与阴虚常常同时并见,为阴血不足,表现为阴虚、血虚症状同时出现;气虚与阴虚并见,为气阴两虚,表现为气虚、阴虚症状同时出现。  1.2癌瘤发热  主因邪毒瘀滞,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郁

4、而化热;或因邪毒侵袭机体,正邪抗争而发热。二者日久必伤正气,正气虚弱,邪毒又可乘虚而入,形成恶性循环。或低热或高热,以低热多见,午后或夜间发热,可同时伴有周身疼痛,瘀点、瘀斑,面黯,舌紫黯,有瘀点,脉涩。  1.3感邪发热5  感邪发热亦基于“虚”字,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白血病患者体内邪毒瘀滞,气血渐弱,正气更虚。缓解后患者因定期化疗,化疗药亦属火热之品,伤耗气阴,正气亦虚。正气不足,必有卫表不固,热毒乘虚而入,首当其冲,侵袭卫表,卫表失和,则出现表证,或表热或表寒,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周身酸楚

5、不适。表热则伴汗出、咽干、乳蛾红肿、口渴、舌质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表寒则伴无汗、不渴、舌淡红、苔白、脉浮紧。若未及时治疗,或邪毒迅猛,热毒深入,由表及里,犯肺则热毒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进而热壅血瘀,发为肺痈,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脓痰、脓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如夹湿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发淋证,出现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侵犯肠胃,传化失常,或胃气上逆,出现发热、恶心、呕吐,或发泄泻,出现发热、腹泻、腹痛等;若热毒化火,侵及营血,为重症危候,持续

6、高热不退,此时既耗伤真阴而耗血,出现贫血加重,又迫血妄行,不循常道而动血,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亦能动风而抽搐、惊厥。  2治疗原则5  白血病之发热,与虚、邪、毒、热、瘀、湿密切相关,常常相互影响,共同为病。治疗上,因其发热病机不同,治法亦有不同。但总的治则离不开驱邪、扶正,攻补兼施,虚则补之、热者清之、瘀则通之、湿则化之,使邪祛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各据其轻重而变通主次。因“邪毒”为白血病的基本致病因素,邪毒不除,正气难复,故在治疗发热同时,应酌情兼顾驱除邪毒,邪毒渐清,正气自复,在治疗发热中,可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7、;反之,若至白血病晚期,邪毒肆虐,正气虚极,此时热毒深入营血而发热,则病情难以控制而危重。  2.1驱除邪毒、扶助正气  内伤发热、癌瘤发热与感邪发热,因其发病机理不同,治法亦有不同。内伤发热为邪毒内蕴,正气不足,气、血、阴虚所致,其治疗基于驱除邪毒、扶助正气。气虚发热应以益气为主,如补中益气汤;血虚发热则以滋养阴血为主,如归脾汤、四物汤等;阴虚发热宜滋阴清热,如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若气阴两虚,则需益气养阴清热。  2.2驱除邪毒、活血化瘀  癌瘤为邪毒瘀滞而致,癌瘤发热则以驱除邪毒、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邪毒祛

8、除,发热自消。可予活血逐瘀汤等加减。  2.3清热解毒、顾护正气5  感邪发热为正气不足、热毒炽盛所致,故在顾护正气基础上,据热毒轻、重、深、浅遣方用药。如表证发热,病情尚属轻微,宜解表达邪,及时控制病情发展,表热证需辛凉解表,予银翘散之类;表寒证需辛温解表,予荆防败毒散之类。若直入气分,或由表入里,热毒犯肺,则兼清肃肺气、化瘀排脓,如白虎汤、清肺汤、加味桔梗汤等;侵及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