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

ID:1520648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_第1页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_第2页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_第3页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_第4页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举隅【摘要】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之小儿夜游症、低热不退、厌食症、人工荨麻疹等病证,疗效显著。【关键词】小柴胡汤夜游症低热不退厌食症荨麻疹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出自《伤寒论》。综观本方,药物配伍精当,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具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用其治疗杂病是不可多得的良方,凡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等病机皆可用。笔者用小柴胡汤治疗儿科疑难杂症收到很好效果。1夜游症吴某,男,13岁,学生,1989

2、年9月初诊。家长代诉:近七八天每于凌晨1时,患儿起床外出,游至夜半归来,复安然入睡,次日问患儿答不知。因患儿拒绝到医院就医,邀笔者前往探视。诊察见患儿郁郁寡欢,不欲言语,答无所苦。家长诉患儿自小性情孤僻,升初中后学业跟不上,自感压力大,愈发少言。拟方:柴胡9g、黄芩9g、茯苓10g、法半夏6g、远志8g、丹参10g、香附10g、郁金85g、石菖蒲6g、磁石30g。嘱服2剂,第3d家长告知,服药后患儿安静入睡,2d来夜里未发现夜游于外。仍按原方嘱服7剂,笔者并嘱家长与孩子多沟通,避免精神刺激,以巩固疗效。随访多年,病未复发。按:夜游症中医多列“

3、脏躁”范畴,究其病因与七情有关,其病理与心、肝最为密切。肝主疏泄,心藏神,患儿乃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足少阳胆经旺于子时,少阳升发与枢转失其常度,肝胆郁火挟痰,上扰心窍,神不守舍,故每于子夜出游。拟小柴胡汤加磁石重镇安神,菖蒲、郁金、香附、丹参活血化痰、开窍安神。因病势尚浅,2剂即见效,7剂告愈。2低热不退刘某,男,3岁,2004年9月初诊。家长诉低热2月(37.8℃),X线摄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均正常。患儿懒言倦语,四肢烦热,欲卧凉处,涎水黏臭,大便时结时溏,溏而不爽。服用健脾化湿清热方治疗后,大便稍正常,但低热不除。患儿喜食冷饮。诊察患儿唇干

4、、舌红、苔白。此为过饮生冷,阳气被遏。拟方:柴胡6g、黄芩3g、防风3g、升麻4g、法半夏3g、炙甘草2g、党参4g、生姜3g、大枣2枚。3剂后,家长欣告低热已退,嘱勿食生冷之品,以调养胃气。5按:小儿低热以阴虚生热、食滞化热为常见。食滞肠胃多腹热,不思饮食,大便臭结;阴虚发热多为午后低热,口渴不欲多饮,大便偏干,舌质红少苔。此例患儿不同,四肢烦热、欲卧凉处、涎黏臭是因肝胆素郁热,过饮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小柴胡汤宣通内外,和畅气机,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火郁发之,因势升散、宣发、开郁,加入防风、升麻助柴胡升散开郁,故低热2月得以减退。3小

5、儿厌食症张某,男,8岁,2003年6月初诊。家长代诉:厌食2月余,每于饭前喊饿,临饭桌默默不饮食,情绪不稳,烦躁易哭怒,夜寝欠安,大小便正常,舌质偏红、苔薄白。辨证为肝胃不和,胃阴灼伤。拟方:柴胡6g、黄芩4g、法半夏3g、枳壳4g、党参6g、乌梅4g、淮山药6g、白芍5g、炙甘草2g、生姜3片、大枣2枚。服药4剂复诊,患儿已不吵闹,纳食渐增,上方继服6剂告愈。按:小儿厌食症又称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而言。临证多以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分型。当今小儿平素娇宠,体瘦多火,肝气横逆,久则胃阴灼伤。以柴胡疏肝,黄芩清火,半夏、枳壳理

6、气和中,党参、生姜、大枣补脾,加入乌梅、白芍、淮山药益胃养阴。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纳食渐增。54人工荨麻疹马某,8岁,2006年4月初诊。患荨麻疹年余,曾服息斯敏、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等西药及祛风清热凉血中药多剂,效果不显。家长代诉:每于夜晚7时左右瘙痒难耐,搔抓处呈条带状突起,患处疹块焮红灼热,以背部为甚,心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治从调和阴阳入手,以小柴胡汤佐以清热凉血诸药。拟方: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6g、党参10g、生姜4片、大枣5枚、生地黄12g、牡丹皮12g、蝉蜕8g、苦参8g、白鲜皮15g。服5剂后入夜瘙痒减轻,继服8剂

7、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按: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疹,其特征是用硬物,如笔杆或手指擦划皮肤后几分钟内被刮处鼓起发白,而四周发红,界线分明,呈条带状(实际为条形风团)。风团焮红灼热、入夜发病乃血热,其发作有时为邪郁肌表,营卫不和。故只用清热凉血不效,小柴胡汤透达外邪、调和营卫,再加入蝉蜕、白鲜皮、苦参祛风,生地黄、牡丹皮凉血。药证合拍,痒得以除,疹得以消。灌肠:(1)止泻合剂量<2月30mL、2月至1岁50~60mL,1+~2岁100mL。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量选择小儿胃管,将胃管涂抹液体石蜡经肛门缓慢插入,保持患儿头低臀高位,水温32~34℃,均

8、匀滴入肠道。(2)思密达加入温开水中(温度在32~34℃,<2月3g加温开水50mL;2月至1岁4.5g加温开水75mL;1+~2岁6g加温开水1005mL),均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