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ID:15206532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1页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2页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3页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4页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婴儿腹泻3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小儿止泻散,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关键词】小儿止泻散 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clinicalefficacyofchildrenzhixiesanintreatmentofdiarrheainautumncausedbyr

2、otavirus.MethodsThreehundredschildpatientswithinfantilediarrheacausedbyrotaviru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Intreatmentgroupthechildrenzhixiesanwasusedwhileincontrolgroupregulartreatmentwasused.ResultsClinicalefficacyintreatmentgroupwashigherthanincontrolgro

3、up.ConclusionThere’sbetterclinicalefficacyingrouptreatedbythechildrenzhixiesanintreatmentofinfantilediarrheacausedbyrotavirus.[Keywords]childrenzhixiesan;rotavirus;rotavirusenteritis6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每年秋冬寒冷季节无不例外地在我国引起大小程度不一的流行性发病,跨度时间长(从每年10月份到次年1月份

4、),发病率高(占小儿腹泻病病原的40%[1]),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大,探讨和研究更好地治疗秋季腹泻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并且意义重大。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11月釆用小儿止泻散治疗秋季腹泻300例,其疗效十分显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的标准,将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婴幼儿腹泻3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男90例,女60例;<6个月66例,~1岁45例,~2岁30例,~3岁9例;急性102例,迁延性33例,慢性15例。对照组1

5、50例,男84例,女66例;<6个月87例,~1岁39例,~2岁15例,~3岁9例;急性108例,迁延性27例,慢性15例。全部患儿大便呈蛋花样或稀水样,无脓血,血象正常。在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发热、呕吐、腹泻症状等方面均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在饮食调整、补液方面相同,均常规使用病毒唑10~15mg/(kg·d)静脉滴注及蒙脱石散剂等止泻药口服;治疗组加用小儿止泻散口服,小儿止泻散(配制方法:苍术3g,山楂肉106g,乌梅肉6g,猪苓10g,诃子3g,砂仁2g,车前子5g,罂粟壳2g,以上诸药

6、共研极细末,等量分成8包备用)。口服方法:<1岁1包,2次/d,>1岁1包,3次/d。疗程:3~5天。1.3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急性用药72h内,迁延性、慢性用药5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急性用药72h内,迁延性、慢性用药5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急性用药72h内,迁延性、慢性用药5天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2.2不良反应未发现不良反应。3讨论6轮状病毒侵袭小肠黏膜

7、,导致肠壁黏膜充血水肿,绒毛脱落,水钠吸收障碍,肠液在肠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呈低激活状态,与细胞免疫变化和临床症状恢复相一致,提示轮状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免疫参与的重要作用,治疗时应注意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则抗轮状病毒效果显著[4]。对轮状病毒腹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病毒唑虽为广谱抗病毒药,因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过强,易产生耐药性,使其临床疗效受到限制。止泻药早期应用可阻止胃肠道内滞存的各种有毒物质的排泄,加重病情。祖国医学认为,尽管小儿腹泻病因不一,临床表现复杂,但总以“脾为主脏,

8、湿为主因”。脾虚既能生湿,湿盛也能困脾,两者互为因果,均能致泻。而且小儿腹泻多因外感引发,故临床往往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但其病机关键总在脾胃失调,故有“泄之本无不由于脾胃”6之说。小儿止泻散配方恰有运脾化湿,敛津涩肠,治疗小儿腹泻的良好功效。方中苍术辛香主散,苦温性燥,专入脾胃,禀燥湿运脾之功而为君药;猪苓、车前子甘淡渗泄共为臣药,引湿邪从小便而去;佐以砂仁、山楂肉,其中砂仁辛散通温,芳香理气,化湿醒脾,助君药健脾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