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

ID:15219825

大小:2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_第1页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_第2页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_第3页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作者:高天勤程春雷王红丽高桃焦岩【关键词】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关键词】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  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和皮瓣血管的解剖学研究,采用显微外科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由于该技术能一期修复创面,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病人愿意接受,所以在临床上发展迅速。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及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68例,均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1~53岁。受伤部位:虎口区

2、9例,手背侧12例,手掌尺侧23例,手掌桡侧22例。损伤原因:机械损伤41例,爆炸伤13例,电击伤14例。急诊手术52例,择期手术16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32cm×18cm,最小面积为6cm×5cm。共用躯干部及大腿较隐蔽部位皮瓣21例,前臂桡动脉皮瓣17例,前臂尺动脉皮瓣12例,尺动脉上皮支皮瓣9例,前臂骨间背侧动脉4例,其它部位皮瓣5例。4  12手术方法本组68例,其中41例采用了经典的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1]。其它病例在经典的皮瓣设计和手术方法基础上作了改良,即设计皮瓣时在靠蒂部处增加一三角形皮瓣,形成皮蒂桥,以加大皮瓣蒂转

3、折部的皮肤容量,保证蒂部无张力。再从轴点至创面缘作一切口,将皮肤向两侧适当游离,形成明道,供三角形皮瓣转位覆盖皮蒂顶部。这样才能避免发生危及血供的并发症。  13术后皮瓣的观察手术后严密观察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以防止动静脉危象的发生,能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  131毛细血管充盈实验方法:用一支试管口轻轻按压皮瓣“观察窗”,并迅速离开,若看见有一苍白圈,且在1~2s内迅速恢复,说明毛细血管反应好,否则是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132动静脉危象的观察及处理对策:动静脉危象的发生是导致皮瓣失活的重要原因。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的主要指标为

4、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及弹性。术后24~72h易发生血管危象。在此期间每小时用皮温仪测量皮瓣温度一次,同时观察毛细血管充盈、皮瓣颜色及弹性等情况并记录。3d后改为每2~4h测量一次。静脉危象的临床表现为皮瓣温度低,毛细血管充盈加快,颜色由红润变为暗红色、暗紫色或紫灰色,肿胀明显,张力高;甚至皮肤远端出现浅表性透明水泡,说明静脉回流障碍,可采取松解包扎敷料,抬高患肢,进行向心方向轻轻按摩,同时注射罂粟碱等药物防止血管痉挛。  2结果  本组68例,所有皮瓣全部存活,其中4例发生静脉危象,经过及时处理后,亦全部成活,成功率1

5、00%。功能正常或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肢体功能,患者满意。 3讨论4  1972年日本Hari将一侧头部皮瓣通过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至对侧;1973年Danel和杨东岳用吻合血管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创面获得成功,为应用吻合血管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打下了基础。此后,在临床上被广泛发展应用。战、创伤或烧伤至手部或手部合并前臂严重损伤或毁伤较常见,多在急诊时进行皮瓣修复,有的须在晚期修复。皮瓣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部位皮瓣的选择具有不同特点,在本组病例中,21例病例采用了躯干部及隐蔽部位皮瓣[2],其具有下列独特

6、优点:①供区皮瓣血管束来自周围大血管始部,血管正常且粗大,成功率高;②皮瓣血管走行于肌间隙,术前未经损伤或反复穿刺,血管质量高,不易发生痉挛或栓塞;③皮瓣面积大,能满足覆盖手部或合并前臂的创面,避免使用复合皮瓣的复杂手术及吻合血管的危险;④血管蒂长,利于血管的搭配和吻合;⑤供区隐蔽,不牺牲主要血管和神经,对肢体运动及感觉无影响,病人愿意接受。而采用前臂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皮瓣取自同侧前臂,符合宁近勿远、以次要部位修复主要部位的原则。我们根据手术需要选取了不同部位的皮瓣,均取得了满意效果。高度熟练与准确吻合血管,寻找精确检测血管

7、痉挛与栓塞的有效、敏感快速防治方法与手段保证血管吻合口通畅,是提高血管吻合皮瓣成功率的重要方面。通过高技术,将上述徒手血管吻合方法简化为血管粘合、器械或机械手吻合、热或激光助缝等方法完成血管的吻合,从而改进或提高血管吻合方法[3]。联合皮瓣或筛选出最佳联合皮瓣,通过吻合一组血管,既能完成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目前,组织工程的研究活跃且进展迅速,通过该方法经济、快捷地培养和制造出优良皮肤,应用于手部创伤的修复,不再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免除“4拆东墙补西墙”的痛苦,相信这一天不久就要到来。  参考文献  1.范启申,王成琪.现代骨

8、科显微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  2.曾博龙,余斌,杨绍安,等.双侧胸脐皮瓣修复手及前臂巨大创面10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4:309  3.范启申.皮瓣移植在手术外科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