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ID:1528849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_第1页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_第2页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_第3页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_第4页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关系的研究作者:张晓春,张子燕,王力宁【摘要】目的观察复感儿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符合RRTI诊断的67例3~7岁非感染期患者(肺脾气虚型37例、肺脾阴虚型30例)及32例3~7岁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浆胃动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胃动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肺脾阴虚组及肺脾气虚组血浆胃动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

2、或P<0.01)。但肺脾阴虚组高于肺脾气虚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感儿并发肠道症状与血浆中胃动素存在着相关性。【关键词】复感儿;中医证型;胃动素6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RRTI常并发一些胃肠道症状,如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甚则厌食、经常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等。根据中医肺脾相关的理论,我们对复感儿不同证型与血浆中胃动素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按照1987年中华儿科学会全国呼吸系统成都会议制定的RRTI诊断标

3、准,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67例非感染期3~7岁的患者(观察组)及来自儿科保健门诊的32例3~7岁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参照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相关证型自拟的《中医证候宏观辨证量表》,对符合标准的RRTI非感染期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型[1-2],分为肺脾气虚型37例,肺脾阴虚型30例。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RRTI诊断标准;(2)无呼吸道感染迹象;(3)年龄3~7岁;(4)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4、胃食管反流、肝肾功能不良、结核、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对照组纳入标准:(1)年龄在3~7岁的健康儿童;(2)排除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并于2周内无呼吸道感染病史;(3)排除消化道、心、脑、肺、肾疾病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意义,观察组2型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亦无统计意义,均具有可比性。2方法62.1胃动素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125I标记MTL放射免疫分析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卫药生证字第F07号,生产批号:20060526、20061230),并严格按照其使

5、用说明书检测各组血浆胃动素浓度(单位:pg/mL)。2.2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结果3.12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3.2不同证型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6结果肺脾阴虚型和肺脾气虚型血浆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肺脾阴虚型血浆胃动素水平高于肺脾气虚型,2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

6、2。表12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s)组别n胃动素值(pg/mL)方差观察组67313.8585±140.9436*19865.1007对照组32215.2008±77.70016037.3000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3组血浆胃动素水平比较(±s)组别n胃动素值(pg/mL)方差肺脾气虚组37277.3887±107.0938*11469.0735肺脾阴虚组30357.2266±164.7635**Δ27146.9958对照组32215.2008±77.70016037.3000注:

7、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肺脾气虚组比较ΔP<0.014讨论许多报道证实复感儿与祖国医学脾肺功能不足有关[3],其中部分文献报道RRTI关键在于脾虚[4]。在符合试验标准的67例复感儿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甚则厌食、经常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从中医方面解释主要是由于患儿脾胃功能不足所致,西医学考虑这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而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是胃肠激素的分泌异常。6胃动素是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为公认的启动

8、胃肠收缩活动的脑肠肽,在消化间期呈周期性释放,通过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中的胃动素神经元,触发胃肠道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motorcomplex,MMC)Ⅲ相的发生,引起胃强烈收缩和小肠明显的分节运动,可将胃肠内残渣、脱落的细胞碎片和细菌等清除干净,起着“清道夫”的作用[5]。胃动素在消化道动力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也有一部分存在于回肠和大肠中,其生理功能是调节胃肠、胆囊、食管的运动,也有增强结肠运动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