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属性阅读笔记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

ID:1532865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_第1页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_第2页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_第3页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震属性阅读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属性阅读笔记1.目前振幅、谱分解、波形聚类等地震属性技术,在识别和定性描述断层、河道砂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从应用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看,地震属性是地震数据中反映不同地质信息的子集,是刻画、描述地层结构、岩性以及物性等地质信息的地震特征量。3.一般来讲,振幅属性可以用来识别以下地质信息:含气砂岩、岩性、孔隙性地层、河道及三角洲砂体、某些类型的礁体、不整合面、层序地层变化、调谐效应等4.振幅的横向变化已被用于地层研究,它可将稳定地层同杂乱、互层状地层分开,也可将致密层和疏松层分开。5.横向振幅规律:常规情况下,稳定地层振幅最大,

2、互层状地层次之,杂乱反射地层振幅最低。6.属性分析中的频率信息:频率类参数一般对地层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层所含流体反映比较敏感,地质地球物理意义也比较明确,本次研究也对其给予了极大重视,提取了主频、谱宽、频谱范围等;在无油气情况下,主频具有随地层减薄而增高的趋势,油气的存在使各种频率都具有下降的趋势。频率参数可揭示裂缝发育带和含气吸收区。多属性综合分析1.地震属性是多种复杂地质因素或参数的综合反映,特别是单一地震属性在进行储层预测时多解性强。哪种地震属性能够预测哪些地质参数并没有理论依据,人们往往凭经验来选择使用某些地震属性来解决想解

3、决的地质问题,存在着盲目性。2.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多种单一属性,用相应的、适合探区地震地质条件的数学关系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能反映储集层特性,反映油气显示为主的综合信息。//也就是用其本身的提取方法,然后在用数学关系将各属性综合起来分析,本文用的是K-L变换3.多属性体联合解释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得到一种来自于多种地震属性的综合地震分类属性,研究综合地震分类属性与岩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将地震信息转化为地质岩性信息,从而完成对储层空间展布形态、分布范围和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参数的描述与预测//获得一个综合的属性体,来进行

4、分析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分析1.目前地震属性主要用于储层岩性及岩相、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分析。广义的地震属性分析还包括波形分析、地震相干体分析、地震反演波阻抗分析、AVO反演等。2.地震属性包括剖面属性、层位属性及体属性,目前层属性最为常用和具有实际意义。剖面属性提取就是在地震剖面沿目的层拾取各种地震信息,主要通过特殊处理来完成;层位属性就是沿目的层的层面并根据界面开一定长度的时窗提取各种地震信息3.时窗选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当目的层厚度较大时,准确追出顶底界面,并以顶底界面限定时窗,提取层间各种属性,也可以内插层位进行属性提取

5、;(2)当目的层为薄层时,应该以目的层顶界面为时窗上限,时窗长度尽可能的小,因为目的层各种地质信息基本集中反映在目的层顶界面的地震响应中4.地震属性分析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含的地质信息,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将属性信息转换与岩性、物性及与油藏相关的参数,用于储层和油气的勘探开发。5.地震属性分析方法:(1)岩性与岩相预测:地震属性的岩性和岩相预测方法是建立地震属性与岩性、岩相之间的统计关系,通过分析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和波动力学特征预测岩性和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常用的方法有多元统计岩性与岩相预测方法和基于

6、神经网络的地震相分析方法。(2)储层参数估计算法:储层参数包括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是否为根据资料计算出这些储层参数,来进行储层分析哦6.在陆相沉积环境下,沉积稳定性小,砂岩变化快,岩性在影响地震属性变化中占主导地位。尤其在东部的断陷盆地,通过属性提取,并与钻井地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均方根振幅、平均反射能量、弧长、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和道积分等几种属性对砂体有明显的异常响应。依据以上属性可良好地刻画储层砂体。7.就叫一些结论吧:(1)振幅信息与地层的反射系数相关,均方根振幅用于显示孤立或极值振幅异常,用来追踪岩

7、性变化(2)瞬时频率与地层频率特性相关,并与沉积物颗粒粗细及密度有关(3)瞬时相位与地震波主频相位相关,当地震波穿越不同岩性地层时会引起地震波的相位变化,在对地层不连续性和岩性尖灭的研究中,瞬时相位应用效果比较显著。(4)弧长属性可用于指示高振幅、高频与高振幅、低频以及低振幅、高频与低振幅、低频之间的不同,有效带宽值越小,弧长越接近于全绝对振幅(5)弧线长度可用于区分具有相同振幅特征,但有高低频之分的地层情况,在砂泥岩互层中可识别富砂或富泥的地层。(6)反射强度、瞬时频率和吸收系数对岩性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平均瞬时相位、绝对振幅

8、、弧长等属性对地层接触关系及储层反映较好(7)地震属性研究表明,油气藏对储层油气响应最明显的地震属性组合是与振幅统计和复数道统计有关的地震属性;与储层的含气性关系最紧密的是频率、振幅、关联维、道积分。储层在含气之后,频率变低,振幅增强,道积分相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