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

ID:15358090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_第1页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_第2页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_第3页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_第4页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编号           高分子物理实验          总学时: 64    ExperimentsofPolymerPhysics      总学分:2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设学期、学时分配:第五学期48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工原理等;后继课程: 橡胶工艺学、聚合反应工程学、塑料成型工艺学等。推荐参考书:《高分子物理实验》一、课程目的与要求:高分子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

2、术是高分子科研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分子物理实验课程从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上来阐述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从感性进一步加深理解高分子物理的科学原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学习和从事高分子学科内的工作打下基础。本大纲是在1979年由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和青岛化工学院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统编教材会议上通过的《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十几年独立设课实践后,几经修订而成。本大纲对各章节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明确实验目的,尽可能透彻地阐述实验原理,详细

3、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详细讲解数据处理方法,并介绍各实验方法在高分子专业科研中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做到:对每个实验操作、技术关键给予详细说明和具体指导,对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作明确说明和要求,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本课程教学时数为48学时。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绪论《高分子物理实验》的研究和研究方法;《高分子物理》的关系及特点;《高分子物理实验》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学习的安排和要求。第一章高聚物的溶液性质实验一

4、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掌握5种粘度的定义、符号,牢固掌握马克-豪温公式及应用范围,了解动能校正的概念,以及进行动能校正的方法。3.了解实验仪器、装置、乌氏粘度计的特点。4.掌握用“外推法”和“一点法”求[η]的方法,学会数据处理。5.介绍本实验方法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实验二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掌握“体积排斥”理论的分离机理,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定,普适校准原理,实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了解仪器

5、的工作原理:色谱柱、示差检测器和体积检测器。4.学会数据处理方法:加深对、物理意义的理解。5.简要介绍此方法的历史与发展及在高分子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实验三交联密度的测定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的概念、意义、交联高聚物的溶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测交联密度,介绍其他几种方法,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于共同之处。3.了解实验仪器特征:819型交联密度仪利用光电转换原理。4.学会数据处理方法,求得。5.应用:溶解度参数的测定。第二章高聚物的力学性质实验四聚合物的流变性质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

6、掌握实验原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表观粘度的概念及使用恒压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原理,Bagley校正和Bobinowitch校正的意义。3.介绍实验仪器特征:了解毛细管流变仪的一般原理及XLY-1型流变仪的结构和操作。4.学会数据处理方法: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表观粘度的计算5.应用:高聚物流动性的表征和粘流活化能的测定。实验五聚合物的应力松弛(静态力学性质)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应力松弛、应力松弛时间τ、半衰期t1/2的概念,化学松弛和物理松弛的概念与区别,深刻了解聚合物力学松弛性质

7、。3.仪器的工作原理:拉伸机构、弹簧片、位移传感器、记录仪。4.数据处理:画出τt/σ0-t图,求出τ、t1/2。5.应用:防老剂的评价,橡胶网络变化的测定。实验六聚合物的蠕变(静态力学性质)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法化因素的修正,蠕变的概念,普弹形变,高弹形变,塑性形变,交联高聚物与非交联高聚物蠕变曲线的区别。3.仪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加压系统、记录仪。4.数据处理:绘制ε-t图,求E1、E2、本体粘度。5.应用。实验七聚合物温度-形变曲线的测定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

8、实验原理:掌握(1)线型非晶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2)结晶型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原因。3.仪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加热部分、加压、记录仪。4.数据处理:Tg、Tf、Tm的求算。5.应用:Tg、Tf、Tm的测定。第三章高聚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八DSC高聚物的熔点及结晶度基本要求1.明确实验目的。2.掌握实验原理:理解,掌握热量和温度的校正方法。3.仪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补偿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实验的影响因素。4.数据处理:1)温度的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